“做生意難,做生意難。”閔主任沒有想到自己都在做垃圾的生意了,都還有和自己搶。
在環境惡劣的工廠二樓平臺上,在這裡臨時搭建了一處板房。
蘇一在帶領學生們進行最後的成果分析。
一個專案的成果分析要精確到最後的資料上,資料包括垃圾處理池中吞噬II菌落生存的環境資料、垃圾處理的效率資料、投入的成本資料以及和城市環境結合的經濟模型資料等等。
成果甚至要做到設計出一個完美的數學公式,該公式中的引數有城市面積、居住人口、人均垃圾、人居收入、土地價格等等,輸入這些引數之後,會自動得出垃圾處理場應該建設的位置、面積和其中汙水處理池的面積,以及垃圾處理場至少應該收取的垃圾處理費、未來的利潤等等。
這才是完整的專案模型,而不是簡單垃圾分類處理技術可以用了,就完了。
三天後,2023年元旦之前,實驗小組的論文終於完成。論文的附件是一個垃圾分類處理實驗的詳細資料以及完整的數學模型程式。
垃圾處理場的裝置還在,被委託給工人執行,學生們則是返回了學校,著手將實驗專案變現。
第一步,發表成果性論文。
有盤古科技以及江城大學在背後支援,論文發表幾乎沒有任何障礙。
以自然科學院垃圾分類處理研究小組為名義形成的完整性論文先是發表在校刊上,最後同時發表在夏國多個知名論文期刊和社交媒體上。
全方位公開研究成果,吸引媒體的注意,也是吸引投資,讓專案變現的重要手段。
基礎理論科研—實踐—完整性成果論文—吸引投資—成果落地—科研變現。
蕭銘將公司運營的一套搬到自然科學院的執行上,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們科研創新的熱情。
果不其然,論文一經發表,就在夏國的環保行業和網民那裡得到了廣泛的討論。
夏國有不少城市已經被垃圾分類弄瘋了,現在終於看到了救世主。
分類設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操作起來困難重重。首先你不能夠保證每一個城市的每一名居民都是高素質的,都按照垃圾分類遊戲規則扔垃圾;其次你不能保證垃圾分類處理的法律在處理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落實到位,例如江城這邊的垃圾處理廠,你再怎麼分類,在處理的末端還是全部混合在一起填埋。
“江城大學自然科學院是不是用蕭銘的背景?”
“當然!上網查詢,蕭銘是院長。”
“那就沒的說了,有盤古科技背景的科研一定具有可行性。”
自然科學院的論文給了城市更好的選擇,如果該分類處理方式能夠在全國普及開來,夏國一定是全球垃圾處理做的最好的國家。
夏國的環保部門已經讓專家學者全篇的研究了論文,並且派出專家組前往江城大學和自然科學院的學生們一起探討可行性。
此時,論文已經被夏國一些環保企業看中,各大企業派出專業的談判隊伍和重江城大學自然科學院談判,其中的企業就包括蕭銘伯父、小姑共同創辦的環保企業。
蕭銘很大度,將談判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們,鍛鍊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因為無論怎麼談,蕭銘提供的200軟妹幣創業基金永遠是該專案最大的股東,盤古科技也將永遠擁有垃圾分類處理的智慧財產權,其他企業不過是合作者而已。
當楊力聽到滬市某環保企業說垃圾分類處理的市值在千億軟妹幣以上是,嚇得雙腿發抖,他見過最大的錢就是蕭銘投資的200萬軟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