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晶片。
人類和人工智慧資訊交換最快捷的手段。
在神經元晶片的描述中,人類可以透過思維直接和人工智慧助手交流,不需要再說話,不需要打字,不需要任何動作。
蕭銘繼續往下看,在後面的描述中就有一些哲學意義上的定義。
思維生存。
神經元晶片存在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思維生存。
人類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在歐米一些國家的醫學上,患者只要腦死亡,永久沒有意識,那麼即便你身體還能夠依靠一些醫學儀器擁有生命體徵,這名患者也是死亡的。
但是在夏國的醫學上,即便患者已經腦死亡,只要你有心跳,其他生命體徵依然在,那麼你就沒有死亡。
這是兩種不同的死亡定義。
那麼對人類而言究竟怎樣才算是活著。
在科技欄目裡,對高階生命體活著和生命的定義為——你可以思考。
就算是你的身體不能動彈,你不能說話,但是隻要你能夠思考擁有思維,那麼你就是活著的,反之你就是死亡。
換一句話說,你整個身體已經泯滅,但是你的思維還存在,你就活著,你是否活著與你是否有身體無關。
這是科技目錄對未來世界生命和活著最偉大的定義。
神經元晶片存在的意義就是,只要你的大腦能夠一直思考,那麼你就是活著的。
神經元晶片目錄中有一個典型的例子,透過基因表達調控和誘導技術,讓大腦能夠一直保證活力。用神經元晶片,讓大腦和虛擬世界連線,在這名使用者的身體已經無法使用任何醫學手段治療時,只要他的思維將存活於虛擬世界,那麼他的依舊是活著的。
在生物醫學上,人類大腦的壽命在110年到190年,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老人在將死之際,思維依舊清晰的原因。透過醫學手段,大腦的壽命還可以提高更多,那麼人類理論意義的壽命會更長,即便未來生命存在的形式或許在虛擬世界中。
在更高等的定義中,就算是你的大腦也沒了,但是你的思維以某種形式存在,那麼你也是活著的。
神經元晶片的說明書很長,足足三十萬字,其中還涉及相當深奧的醫學術語引用了一些複雜的醫學成果,屬於生命科學和醫學的集大成。
現在的科技目錄是越來越有意思的,用驚訝值兌換某種科技,並不是讓你馬上獲得該項科技,而是給你指明未來的研究方向。必須要各種基礎科技的條件達成以後,你才有能力研究該項科技。
蕭銘關閉科技目錄,神經元晶片就是未來的一個大餅,能不能將它變為現實,還需要盤古科技繼續努力,至少目前盤古科技沒有能力做這件事,這需要生命科學和電腦科學發展到極致,也需要盤古科技有絕對強大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