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天體物理研究所、滬市天文研究中心、深市現代物理研究中心、天市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等十多家國家科研機構聯名發來郵件,希望能夠和盤古科技合作。”
林立早上收到郵件後馬上就給蕭銘彙報,說道:“他們知道般若P1晶片一定不是盤古科技最好的晶片,他們希望盤古科技能夠站在國家科技發展的角度,為他們提供更先進的晶片。”
蕭銘看著這一份聯名名單,其中有不少機構還涉及軍工、航空航天等敏感領域。
林立說道:“這些領域的晶片長期被米國把控,即便使用了國產晶片,也是價格高效能差,所以才希望與我們合作,我們的效能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效能更好的晶片?
蕭銘的確還有效能更好的晶片,也願意提供給這些單位,但是蕭銘有自己的前提。
他說道:“可以和他們聯絡,滿足他們的要求,提供效能P1晶片兩倍的實驗室晶片,這個有沒有技術問題?”
“沒有。”林立已經看到了般若晶片光明的未來,他說道:“其實只需要減少對P1晶片效能的限制,就能夠滿足了這些機構的要求。”
蕭銘點點頭,在晶片工廠,為了讓市場能夠更快的接受P1晶片,蕭銘是讓技術團隊封鎖了晶片絕大部分的效能。
蕭銘思考了一會兒說道:“你這樣和他們談,晶片可以提供給他們,產品的效能永遠比市場上高一代。”
“高一代?”林立有些吃驚,他覺得將現在的晶片賣給研究所已經是大恩大德了。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別這麼緊張。”蕭銘說道:“提供給他們是有條件的,讓他們付費是肯定的,主要還是要實驗資料共享。”
蕭銘看著天體物理研究機構、航空航天機構等單位的名字很感興趣。
“在不涉及國家機密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這些機構與我們實現資料共享。”
盤古科技不過是一家公司,人有限,技術有限。未來研究的領域會越來越多,涉及面也會越來越廣。
蕭銘不可能為了研究某類科技就成立一個研究組或者開一個子公司,許多資料這些研究機構有,問他們要就行。
這些資料並不是國家機密,但是也不會主動公開,獲取資料要走很長的程式。而且鑑於夏國的國情,這些機構也會找這樣那樣的理由推脫,能夠和他們合作,順利的取得資料將會減少盤古科技消耗的精力。
蕭銘用非公司最核心的晶片技術和廣大夏國最前段的科研機構取得合作,在不涉及國家機密的情況下,能夠順利的獲取他們研究的大量資料,這是划算的買賣,也能夠減輕盤古科技的研究負擔。
有些資料不是國家機密,很多人不感興趣,但是蕭銘感興趣。
例如某個系外星雲的引數,某個物理天體系統的運動規律等等。
蕭銘始終堅信這些資料對盤古科技一定有用,蕭銘也終究會有一天要面對潘沙星。
“我去談!”林立一下就興奮了!
在盤古科技這麼長時間,林立充分的意識到實驗型別和實驗資料的重要性。
有些資料,現在看起來對公司的發展根本沒有任何作用,但是未來卻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