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看過劇本之後說道:“吳總,實在不好意思,你們編輯後的劇本已經和原著有較大的差距,這樣的劇本我們沒有辦法合作。”
吳姜不樂意了,說道:“林總,在專業的劇本上,我們有著全國最優秀的製片團隊,這個就不用你們操心了,我們現在談論的是電影的特效問題。”
吳姜也不再賣關子,直奔重點說道:“我們是看了盤古科技的釋出會,也看到網路許多科技達人對貴公司青荷產品的測試,所以我們有信心,貴公司的量子晶片能夠停供技術支援,幫助我們完成電影的特效,我們只需要特效支援。”
方達公司的意圖很明確,只合作特效,什麼劇本、演員製作、上映等都和盤古科技無關。
吳姜拿出另一份檔案,檔案上面標明瞭盤古科技需要做的特效工作,大部分集中於電影的中、後部分,例如三體星球的運轉模式、智子的展現,以及三體星球的人脫水方式等等。
這些畫面非常有鏡頭感,但是隻能去想象無法去表現。
在檔案的後面有專案詳細的合同報價,整個特效部分如果盤古科技能夠按照合同完成,那麼方達影視將支付1億軟妹幣的特效費!
捨得在特效上花費1億軟妹幣,絕對是大製作!
林立算了一筆賬,如果再加上演員的報酬、其他開銷等等,這部電影的成本少說在3億軟妹幣以上,再加上推廣和製作等費用,票房至少在5億米刀以上才有的賺。
這無疑是方達用大IP的一場豪賭!
現在的電影市場呈現兩極分化,口碑好的電影破十億輕輕鬆鬆,口碑再爆裂一點的,例如復仇者聯盟系列、速度與激情繫列等等票房上30億輕輕鬆鬆。
但是按照方達這樣的製作,明顯就是用IP騙錢。
林立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說道:“劇本必須要忠實原著。”
盤古科技不缺這一億元的合同,要不是因為電影是《三體》,談判完全可以不用持續下去。
吳姜深吸一口氣,開始就劇本的問題和林立進行詳細的探討。
林立提出三點意見,一個是刪除狗血的愛情劇情,第二個是將毫無演技的當紅小生和花旦給替換,第三個是增加原著中的內容。
兩個小時的談判陷入僵持。
此時蕭銘和徐利民回來了,錢怡通知了林立。
蕭銘說道:“你和他們繼續談,談不下去就買劇本我們自己拍攝,我回辦公室。”
蕭銘這樣決定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釋出會之後,青荷I裝置雖然呈現搶購狀態,但是因為數量少,不少人對裝置並沒有明確的認識。
而且明秋量子晶片對大部分人來說還僅僅是個概念性的產品,沒有意識到量子晶片的誕生對整個科技的影響。
讓在盤古科技的指導下,讓明秋晶片更好的服務人們,這是蕭銘開發明秋晶片的初衷。
例如特效。
在傳統電影中,製作特效無非就是現實道具和電腦特效相互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