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銘這裡隱瞞了其實盤古科技已經做出150量子糾纏技術的量子晶片的事實。
現場一片驚呼聲!
30量子糾纏的計算能力等於2的30次方以上!這只是計算能力,而量子晶片擁有是或非同時存在的狀態,在邏輯靈域還有非凡的表現!
但是大家也注意到一點,剛剛蕭銘說的英特爾是42量子位元技術,而盤古科技是30量子糾纏技術,聽著名字感覺盤古科技的技術似乎比英特爾的要差一點。
正在看直播的網友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面對量子技術,主播也不是很清楚。還好有大神在留言區解釋說道:“英特爾的42量子位元技術是基於9量子糾纏技術的完成的,所以就量子糾纏本身而言,英特爾比起盤古科技不僅是差了一個數量級,而是差了一個時代,所以我想盤古科技的量子晶片一定不是僅僅計算幾個特定的公式和數學題那麼簡單。”
這位大神還說道:“如果大家不是很理解,那我再告訴大家一個資料,如果人類能夠做到300量子糾纏,那麼人類可以計算整個宇宙的資料量了。”
此時,直播間的網友們明白了英特爾和盤古科技之間的差距的確是跨時代的差距。
而現場不少科技大佬們本身自己就是做技術出生的,很快在公司專業人員的技術支援下了解了英特爾和盤古科技在量子晶片上的差距。
大家都已經接受了一個概念,盤古科技的明秋量子晶片,計算速度更快,邏輯應用範圍更廣,而且在碳化矽色心裝載糾纏量子的基礎上,可以解決傳統量子晶片量子對不好控制,傳統材料需要大量冷卻裝置的弊端。
盤古科技的量子晶片體積能夠做到比般若晶片更小,而且功耗也更小。
不可思議!
絕對不可思議!
沒有一家科技企業能夠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內完成傳統晶片到量子晶片的跨時代跳躍!
此時,夏國電視臺新聞頻道也切換到了直播間的現場,整個現場鴉雀無聲,大家還在消化剛剛蕭銘所帶來的巨大資訊。
夏國新聞頻道特約評論專家,來自夏國科學院量子晶片實驗室的楊教授說道:“不僅僅是我,我想釋出會現場的所有人員和透過網際網路觀看直播的觀眾們,都在期望能夠看到量子晶片的實際應用。如果真的能夠商用,這對整個夏國,整個世界都將由巨大的影響。”
夏國電視臺新聞頻道主持人:“量子晶片的釋出是否意味著我國的晶片事業走到了世界前列?”
楊教授:“何止是世界前列,我們是走到了人類科技的最巔峰時代!誰擁有量子晶片,誰就會擁有人類科技發展的未來。”
釋出會現場,蕭銘打了個響指,用於釋出會演示的量子計算機被助理帶上臺來。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