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土質比較硬,還夾雜著砂石,一刻鐘肯定不行,那我們就算兩個時辰……」
楊沛早就在夜裡算了無數遍,他跟大家算了一筆賬,有顧二示範在前,加上楊沛有理有據的話在後,村裡大部分人都已經被說服了。
這時候,里正走上去說道:「這是我們顧家村所有人的大事,所以,每家每戶必須出二三個十六歲以上的青壯勞力參加挖溝渠,大家回去準備一下,帶上農具,半個時辰後,一起出發上山。」
還有小部分人將信將疑。
「里正,要是山上沒這麼多水咋辦?」
「里正,要是這水流一半就不流了,我家的田離得遠,水流不過來咋辦?」
「里正從山上下來這麼遠,一路滲水,還沒到田裡水就沒了咋辦?」
「都給我住口!」里正冷冷看著所有人,「你們不想出力可以,到時候山上的水引下來,你們家的稻子別想喝一口!其他人誰還有意見,現在就可以退出!外姓人要退出我不管,如果是顧家本家,誰退出,那我會開宗祠除名!」
里正很少發火,此時一番疾言厲色,誰都不敢再說什麼,一個個都老老實實回去拿農具。
顧家村壯年勞力有一千多,一家來兩三個也有六七百人,浩浩蕩蕩一群人扛著鐵鍬鋤頭等工具上山。
在距離水源三丈遠的位置開始動工,路線早就規劃好了,首先分出一百人負責砍樹平地,有大樹就砍掉,有大石頭就想辦法搬走,將規劃的一條道清理的乾乾淨淨。
五百餘人分成兩組輪流挖溝渠,每兩人合作負責一丈,慢慢往山腳下移動。
一個時辰輪換一次,讓參與挖溝渠的人不至於累癱。
剩下的人則由楊沛親自帶著,用顧卿商城買的水泥,將挖好的水渠用水泥和好的混凝土修葺好,這樣一點水也不會浪費。
而村裡的婦人婆子們和其餘沒來的青壯年則負責商業街的正常運營。
楊沛也在勞作的人群之中,那些婦人們經過楊沛身邊,不由駐足停下來說笑幾句。
「楊田官不愧是郡馬爺,想當初你剛嫁過來顧家村時,我就覺得楊田官他日必能成就一番大業,果然啊,叔的眼光就是這麼毒辣!」
楊沛:「……」
第一次遇見拐著彎誇自己的人!以前他還覺得顧卿有些厚臉皮,沒曾想,這居然還是顧家村人的共性!
「楊田官家中可還有待嫁的弟弟妹妹?」
楊沛深知自己家的情況,連忙擺手道:「……他們年紀尚小。」
「年紀小沒關係啊,我家閨女年紀也不大長得那叫一個俊俏,明兒我帶她過來給你和郡主先掌掌眼唄。」
「你家那閨女不行,太懶了,我家閨女勤快,楊田官,我家閨女你也認識,叫蘆花,我讓她現在就來一趟……」
楊沛被婦人的熱情給驚到了,他以前怎麼就沒發現他弟弟妹妹這麼受歡迎呢?
….
他推諉道:「我孃家窮,要的彩禮也多,再加上下面的兩個弟弟妹妹也才十一二歲,實在不考慮這方面的事兒,多謝各位叔叔嬸嬸了……」
他這麼一說,幾位被衝昏頭腦了的大嬸大叔們終於想起來了,楊沛再聰明、再有出息也不行,即便還有顧卿這個郡主撐腰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