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渾身顫抖:“因為從前不缺水,所以沒有人想過來尋水,若是沒有楊田官,顧家村今年怕是難熬啊……”
金花娘扛著鏟鍬上前,二話不說開始挖,才挖了一個小口子,一股清泉就從地下湧出來,一行人喝了個痛快。
金花娘十分羞愧:“楊田官,先前我還不信你,我在這裡給你認個錯。”
“都是一村人,說這話就見外了。”楊沛並不在意被人誤會,顧卿轉入正題道,“若是將這裡的水引下山,稻子就有救了。”
里正掰著手指頭,按照正常時節來算,這會兒應該是灌漿成熟期了,村裡的稻子正在結穗,正是大量需要肥水的時候,引水下山的事,宜早不宜遲。
但水源處距離山下太遠,一來一回一個多時辰就過去了,就算把人當牲畜使,都不可能在十天之內把稻田都澆灌一遍,這事兒有點棘手。
里正蹲在地上,洗了一把把臉,緩聲道:“郡主,你可有什麼主意?”
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覺得顧卿會有好辦法,這種感覺從何而來也不清楚。
顧卿笑著看向楊沛:“楊大哥,你昨天想出來的法子,說出來跟里正嬸子探討一下。”
楊沛點點頭,清了清嗓子說道:“咱們顧家村的稻田有上千畝,靠人肩挑手提肯定不行,我想著,是不是可以從山上挖一條溝到山下,把水引到田地裡……”
他話還沒說完,金花娘就立馬搖頭:“楊田官,你知道從山腳到這裡有多少裡嗎,有十幾二十里路,比防洪的河堤還要長……”
顧卿往楊沛身邊挪了一步,淡聲開口:“除了挖溝渠,你們還能想出其他更好的主意嗎?”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們想不出來。
“楊小子,你繼續說。”里正道,“萬一能行得通呢?”
楊沛昨晚一夜沒睡,就在想怎麼更好的挖渠引水。
這是全村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他身為朝廷命官該做的事。
“十幾裡聽起來很遠,走起來也得大半個時辰,但其實,只要把十幾裡分成無數個小段,每人負責一段,這件事就不算是一件很難的事了。”
他站起身,走了三四大步,繼續說道。
“這大概是一丈,一個人一個時辰能挖完,不過天不下雨泥土很硬實,泥土裡還有石頭啥的,那就假使一個人挖一丈地需要兩個時辰。”
楊沛侃侃而談,“我昨天走下去測量了一下,一共大概是三千丈出頭,一丈需要一個人挖兩個時辰,那三千丈就需要三千人挖兩個時辰……”
里正平常處理田間的庶務時,經常要心算這些數字,她瞬間就給出了答案。
大河村的壯年勞動力,十六到四十五歲之間的人大概有四五百人,這麼多人一起上陣,差不多是十五六個時辰。
人不可能一整天都高強度勞作,時間分化一下,那就是大概兩天半。
兩天半的時間,能將山上的水引流到稻田,這是里正之前根本就不敢想的荒唐事。
“楊小子,你真聰明……”里正難以置信,“我以前覺得顧娘子是咱們顧家村最聰明的後輩,今天開始,你也算一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