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旨!著報館把三份戰報詳細刊登,如實報道。”接受過眾人恭賀之後,李世民下旨道。
“臣遵旨!”虞世南連忙接過戰報,立即讓人謄寫一份。
“聖上英明!戰報只要一刊登,必然振奮人心,且在也不用擔心民心不穩。”長孫無忌贊同道。
“哈哈!輔機所言極是,只要民心安穩,朕就無憂也。”李世民高興的說道,他近日最擔心就是民心。
如果前線有不好訊息傳回,影響到民心,就怕被有心人利用,要是藉機會就容易引起滔天鉅變。
…………
“嗚!嗚!嗚!”蒼涼而低沉的號角聲,在伊州這個原本就較為荒涼的大地上響起,給初冬增添了一些肅殺之氣。
凜冽的寒風把旌旗吹得嘩嘩作響,二十萬突厥人按照部落排列在小山丘腳下,還有八萬由牧民組成的隊伍橫著面對伊州城,隊伍裡面還有不少婦女,一臉幼稚的半大孩童,滿臉皺紋能夾死蚊子的老人。
雖然都是一些老弱婦幼,但是大唐並不會小看他們,突厥人無論是婦幼,還是老弱,只要還能揮動武器,都是敢於殺人的,尤其是這種掩護主力決戰的時候,他們更加會拼命。
草原部落,無論是以前的匈奴,還是現在的突厥,在冬日大雪紛飛,缺衣少食的時候,越多老人為了讓其他人生存,都會自動脫下大衣,走進茫茫大雪之中,把生存的希望留著後代,這就是他們即野蠻,也無奈的生存方式,沒有對與錯。
大唐同樣在另外一處小山丘下列陣,十萬大軍,加上伊州一萬,共計十一萬精銳騎兵。
李績把所有重甲組織起來,組成了一萬重騎兵,這一萬人雖說是重騎兵,但是隻有三千戰馬披甲,其餘七千戰馬無甲,騎士全身甲。
剩下十萬騎兵,分為十個方正,由十員大將統領,靜靜的立於山下,牽著戰馬,默默的做最後檢查,只有偶爾戰馬嘶鳴,提醒著世人即將發生大事。
“殺!”突厥人率先發動進攻!兩個萬人隊從左右衝出。
“殺!”令旗揮舞,龐孝泰,李大亮,兩人同樣帶著萬人隊衝了出去。
第一波戰鬥,即是試探,也是為了比試,李績豈會示弱。
四隊人馬分佈戰場左右,迅速的接近。
“放!”
“弩!”
兩方同時對射,突厥是放箭,大唐士兵是手弩。
這一下就體現出了差距,放箭需要雙手,而手弩單手即可,一弩五箭,連續射出。
“啊!啊!啊!”突厥人從沒有在正面戰場見到連弩發射,五萬支箭形成的漫天箭雨,就這樣在突厥人呆滯的目光中落在頭上,更本避無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