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擋住敵人,這時候另外一個兵種出場了――刀盾兵。
刀盾兵一手橫刀,一手圓盾,從陣型兩側繞出,向著敵方兩側插入。
這個時候弓箭手歷經作用不大,同樣放下弓箭,提著刀跟隨而上,只有神射手,跟隨大部隊在弟兄們的掩護下繼續點射。
四萬大軍,組成四個方陣,面對的也是四萬多吐蕃人,同屬步兵,這差距就太大了,隨著刀盾兵帶著弓箭手從兩側展開,就把吐蕃人包圍起來。
圓盾揮舞起來,格擋住吐蕃人的武器,隨後一刀劈下,一排排的刀盾兵,就是同一個動作,舉盾格擋,劈刀,不斷的重複。
鋼刀之下,是鮮血與斷肢齊舞,人頭在地上滾落,慘叫聲不絕於耳。
弓箭手提著單刀,當前排刀盾兵出現空隙的時候,立即補上去,隨時填補著陣型,箭術高超的人,手中冷箭不停的收割著敵人性命,尤其是其中的官員,指揮。
吐蕃步兵對於大唐軍陣毫無辦法,那怕是用命去拼,都很難拼死一個,巨大鋼盾簡直就是一面不可逾越的城牆,無論是刀劈斧砍,還是棍棒擊打,都毫不動搖,緩緩的逼近,不時伸出的長槍,猶如死神不斷的收割著。
刀盾兵是作為戰場近戰的主力存在,防禦力非常強大,他們穿著衝鋒甲(前面是甲,背後無。)一往無前的推進著,除了一些重型武器,其他基本無視。
不過半個時辰,吐蕃人就接受不了這種單方面的死亡,開始潰敗,向著中間退去,無論喝鳩摩羅如何吆喝,怒罵,士兵還是繼續向後撤退。
敵人一退,弓箭手又開心了,紛紛摘下弓箭開始收割。
見到有弓箭,這下吐蕃人跑得更快,這人啊一起進攻的時候士氣高昂,不懼生死,一但心生膽怯,開始逃亡對於能威脅自己生命的東西都避之不及,不會考慮其他。
喝鳩摩羅四處一看,心生絕望,近十萬大軍,一半騎兵殺得難分難解,交戰在一起,撤不下來,另外一半已經開始潰敗,可以說毫無勝算。
“逃!一定要逃!”喝鳩摩羅第一次心裡起了逃跑的念頭,而且越來越強烈。
喝鳩摩羅騎在馬背,焦急的來回走了幾步,終於找到逃跑的地方,找來親衛耳語一番。
親衛很快召集了幾百人位於他的身後。
“殺!”喝鳩摩羅大喝一聲,假意向著騎兵大戰的地方衝去。
其他人一見,也連忙跟上,所有族長帶著近千親衛跟著向戰場衝去。
騎著戰馬很快就接近戰場,喝鳩摩羅卻出乎人意料的,在戰場邊緣繞一個弧形,向著遠方跑了……跑了。
他這一選擇非常明智,這個地方騎兵全在交戰,對於他這幾百人更本沒有多餘的兵力追殺。
就這樣喝鳩摩羅丟下兩個兒子,所有大軍跑了,這也看出他與噶爾·東讚的不同,一個是胸有大志,顧全大局,一個貪生怕死,只為自己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