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團大部分都是艾草和鼠麴草做的,一般市場上都能買到。
今天左瓊瓊則是用艾草做的,艾草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聞上去就讓人心曠神怡。
“瓊瓊姐,我之前只見過家裡人用艾草煮雞蛋,這艾草做的青團還是第一次。”王慧靈說道。
以前過清明節的時候,她都是跟著媽媽去姥姥家吃飯, 順便給故去的前輩們燒紙錢。
姥姥年紀大了,準備的飯菜都是她們帶過去的。
要不是跟著左瓊瓊,她還不知道清明節要吃青團呢。
“那一會兒做好之後你多吃幾個。”
左瓊瓊將艾草清洗乾淨,裡面的雜草和乾草都挑出來,只留下艾草的嫩尖尖。
王慧靈又問:“那只有艾草能做青團嗎?別的綠葉蔬菜可以嗎?”
“艾草和鼠麴草都可以。”左瓊瓊說,將洗乾淨的艾草晾乾水分, “如果兩種都沒有就買一把菠菜代替, 不管是哪種食材, 步驟都一樣。”
“那就行,回頭我讓我媽看咱們的影片,讓她也學學是怎麼做的,她肯定也沒有吃過。”
“好。”
在清水鍋中放小蘇打,將艾草放進去煮軟,過冷水,把水分攥幹。
千萬不能煮的太久了,不然這麼嫩的艾草一捏就碎了。
左瓊瓊把沒有用完的艾草捏幹水分放冰箱冷凍,吃的時候拿出來是一樣的味道。
接下來就艾草加水打成細膩的艾草泥,如果太濃稠可以加點清水。
“想要細膩的話可以多打一會,也可以過濾一下。”
這些做出來都是自己的吃的,沒有那麼多的家講究,但影片中好看就足夠了。
艾草泥汁加白糖、玉米澱粉攪拌混合,白糖融化倒入水磨糯米粉混合,直到沒有面粉疙瘩,這樣的艾草糰子吃起來才會更加的細膩。
加入玉米油或者是黃油毫升, 一定是味道淡的油,這樣才不會蓋住艾草香味。
最後準備無水無油的不粘鍋, 倒入一小半的艾草麵糊,全程用最小火慢慢燙熟炒青,裡外的顏色一致,碧綠就可以出鍋了。
這樣就代表裡面完全熟透的,放冷分割後就能做美食了。
此時揪下來一塊麵團就是青團了,可以兩面都裹上黃豆粉,擀成片切成塊,就是外面賣的豆粉艾餈。
不過現在更流行的做法就是在裡面包入豆沙餡或者是肉鬆蛋黃,有餡的青團更受歡迎。
和剛才上鍋蒸的艾草糊糊不一樣,想要包餡料的艾草糰子需要活成麵糰。
和剛才的用料差不多,但是比例不同。
糯米粉,小麥粉,艾草泥,食用油,白糖攪拌均勻,揉成麵糰。
想要更有韌勁的話,可以先燙一點麵糰放進去,方便一小會兒包。
泡好的紅豆直接用壓力鍋壓爛, 加入適量的白糖, 如果不喜歡太甜的就可以不放白糖。
左瓊瓊沒有用攪拌機,則是用勺子碾碎, 帶著顆粒的紅豆泥吃上去的口感更好。
現在的紅豆泥的質地是比較稀的,不太容易包裹起來,左瓊瓊就先放進冰箱裡面冷藏。
接下來就是準備鹹蛋黃餡料的。
左瓊瓊的鹹蛋黃是在超市裡買來的,價格不算便宜。
回來的路上她就在想,自己一定要醃點鹹鴨蛋。
王慧靈甚至還在疑惑取出來的鹹鴨蛋白都去了哪裡,聽到工作人員說有的自己吃,有的倒掉的時候還可惜了一陣。
鹹蛋黃放在烤盤裡面,噴上一層白酒去腥,然後烤制冒油,這樣做出來的餡料才會更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