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你那兩個丫頭,”羅加告訴賽提加,“她們沒下巴,沒胸脯,沒腦子。”
將近一個月時間裡,攝政太后和重臣們反覆爭論國王的婚事,卻未能達成一致。
傑赫里斯本人看著自己的婚事被熱議,他沒法參與討論,他的婚禮涉及國本,他現在被剝奪了參政權,傑赫里斯只能在梅葛樓裡乾瞪眼。
阿萊莎太后也心知肚明,若讓兒子自主擇妻的話他會選誰。
若干世紀以來,坦格利安家族奉行通婚,傑赫里斯和亞莉珊從小就盼著結為夫妻,就像伊耿和雷妮亞一樣。
亞莉珊只比傑赫里斯小兩歲,兩個孩子一直很親,他們感情深厚、彼此尊敬。
父王伊尼斯無疑希望兩人成婚,他們的母親本來也這麼想……但丈夫去世後,阿萊莎太后見證了太多可怕的事,促使她轉變思路。
儘管戰士之子和窮人集會已被勒令解散,並宣佈為非法組織,王國境內仍殘留著這兩大教團武裝的諸多餘黨,王室如若有失,這些人想必會揭竿而起。
攝政太后對伊耿和雷妮亞宣佈成婚後引發的風暴記憶猶新,心有餘悸。
“我們不能重蹈覆轍。”太后不止一次地宣稱。
她這種觀點得到朝廷新貴胖主教的支援,被關了一陣後,為了安撫教會的情緒,胖主教又回到御前會議的席位上。
無疑,胖主教和傑赫里斯的約定告吹了,這次關押讓兩人走到了對立面,原本胖主教是答應傑赫里斯支援國王,現在卻堅決反對。
總主教行事謹慎而溫和,只要他還坐鎮繁星聖堂、作為七神的代言人,國王跟誰結親都不大可能引起教會的譴責。
但教會之父已不年輕,人們說前往君臨為太后與首相證婚幾乎耗盡了他的體力。
“如若在下繼任,陛下的任何選擇在下都會支援,”馬特烏斯主教向攝政太后及御前重臣們保證,“但在下的同僚們未必樂意。而且……在下不敢保證……不會出現新的月亮修士。
前朝糾葛未平,今日又要通婚,虔誠的信徒們必然視為挑釁,只怕會大事不妙。”
太后的擔憂得到了證實,羅加·拜拉席恩及一干重臣便不再考慮將亞莉珊公主嫁給傑赫里斯的可能性。
十三歲的公主剛剛迎來初潮,眾人想讓她趕快嫁人,避免夜長夢多,所以儘管國王的擇偶問題難以定論,小公主的婚事卻被迅速確定下來:她將在新年的第七天嫁給羅加公爵的幼弟奧林·拜拉席恩。
這是攝政太后、國王之手、御前重臣們及相關顧問共同做出的決策,但就像歷史上許多類似事件一樣,他們的如意算盤很快宣告破滅。
他們完全低估了亞莉珊·坦格利安和少年國王傑赫里斯的意志與決心。
亞莉珊的婚約並未公佈,她本人從何得知人們並不清楚。換成別的女孩,多半會哭哭啼啼、大吵大鬧或跑去懇求母親,許多傷感的情歌裡,被迫結婚的少女會從高塔上跳下自戕。
但亞莉珊公主與眾不同,她直接去找傑赫里斯。
“毫無疑問,他們肯定也在為我安排婚事。”他立刻得出結論。傑赫里斯和妹妹一樣,沒把時間浪費在咒罵、指責或懇求上。
他迅速召來御林鐵衛,指示他們即刻乘船前往龍石島,稍後與他匯合。
“你們曾以寶劍發誓,為我鞠躬盡瘁,”他提醒七名鐵衛,“請恪守誓言,絕不洩露我離開的訊息。”
當晚在夜色掩護下,傑赫里斯國王和亞莉珊公主騎上他們的龍——沃米索爾和銀翼——離開紅堡,飛往龍山下坦格利安家族的古老城堡。
據說少年國王落地後第一句話便是:“我需要一名修士。”
傑赫里斯果斷地拋下了馬特烏斯主教,此人無疑會破壞他的計劃。
龍石島聖堂由奧斯加克修士照看,這位老修士打傑赫里斯和亞莉珊出生起就和他們熟識,並曾在他們的童年時代教授他們七神的規矩。
奧斯加克修士年輕時侍奉過伊尼斯國王,早年則在雷妮絲王后身邊擔任見習修士。
總而言之,他對坦格利安家族的傳統習以為常,這回也立刻服從了國王的命令。
短短數日後,御林鐵衛們的船抵達龍石島。
次日清晨,伴著冉冉升起的朝陽,傑赫里斯在龍石島寬闊的庭院中,於諸神、世人和巨龍的見證下,迎娶亞莉珊為妻。
奧斯加克修士主持婚禮,儘管老人的聲音微弱又顫抖,但沒有絲毫錯漏。
七名御林鐵衛站在一旁,他們的白袍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共同見證兩人結合的還有城堡的衛兵和僕人,以及依偎在城堡高聳外牆下那個漁村的大部分百姓。
禮畢是簡樸的宴會,眾人舉杯祝福少年國王和新王后萬福安康。
因為征服歷49年經歷了兩場重大婚禮,太后與首相,國王與王后,這一年被稱為‘雙新娘之年’。
攝政太后和她的丈夫還將繼續統治這個國家大半年,直至傑赫里斯在自己第十六個命名日到來後親政。
‘雙新娘之年’就這樣結束了,征服五十年接踵而至,維斯特洛似乎陷入了難解的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