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林清縣,下了小火車,哥仨直奔林業局,先找四舅爺張大山把花錢這事兒徹底完善一下。
“你仨能想起來這錢燒手,就算是老成了,還能琢磨出把這錢花的敞亮,實屬不易啊!”
辦公室裡,張大山頗有幾分老懷大慰的感覺。
“舅爺,俺們也實屬沒想到能得這老多錢!”
兩世為人,趙鳴太明白暴富加人盡皆知有多離譜了,後世中了彩票大獎連夜偷偷搬家遠走他鄉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更別提人人都窮的眼下了。
“就是因為沒想到,才會覺得這錢來的容易,你仨能不昏了頭,可就比大多數人強嘍!”
張大山笑呵呵,越看眼前這小哥仨,越覺得欣慰。
暴富之人忍不住瘋狂糟踐錢,甚至性情大變張牙舞爪,這樣的例子從古至今乃至往後幾十年比比皆是。
通常下場都不會太好。
張大山原本就擔心趙鳴哥仨突然得了這麼一大筆錢,會幹出什麼過分的事情。
早早就準備好了許多說辭,準備好好規勸教育一番。
結果沒想到,人家哥仨不但沒有被一筆鉅款衝昏頭腦,反而在回來的路上已經規劃好了這些錢的用處。
沒得說,身為長輩的張大山自然鼎力支援。
趙鳴哥仨想出來的花錢的招,實際上也算是老話重提。
冬天的時候,現在的114林場當初的紅旗林場因為特殊的氣候變化,囤積了大量的幹榛蘑。
透過滬上辦事處,以‘借’的名義,交換回來大量當時還沒有改制的建設兵團急需的工業品。
那時候,滬上的兄弟單位就紛紛表示,希望建設兵團辦事處的同志們,今後在每年春節前夕都多懷念一下家鄉的味道,多倒騰一些大興安嶺特產的山貨!
當時趙鳴就和鄭百川以及丁峰討論過這件事,組織屯子裡的鄉親們在入冬之前多劃拉點山貨,交換回來一些工業品。
這裡頭有個最關鍵的點,第一次交易鄉親們的熱情肯定不會太過高漲。
畢竟別說是眼下了,哪怕再過幾十年,橫跨大半個國家的交換都聽著不怎麼靠譜。
真不能怨眼巴前兒的人眼皮子淺,實在是資訊傳播太慢,大家見識普遍不高,大部分人都想象不到,因為糧食緊缺才會進山劃拉的那點兒山貨能夠輕易換回來金貴無比的工業品!
所以當時趙鳴和鄭百川以及丁峰,只能打算先小規模的交換幾回,等所有人都見到實實在在的好東西被山貨換回來之後,再開啟大規模的交換行動。
可是眼下,懷揣著4200塊錢的趙鳴哥仨,完全可以用這筆錢省去冗長的等待過程,從一開始就把山貨交換工業品的事情推到正軌!
“不過有一條,你仨得想清楚了,這筆錢折騰到最後,可能就能落下點搪瓷盆搪瓷茶缸啥的。”
還真不是張大山嚇唬趙鳴他們,別人說眼巴前兒了,就是再過十幾年,各種三角債多角債都是讓各個單位焦頭爛額的問題。
更別提趙鳴他們是以個人的身份參與其中。
“舅爺,啥錢不錢的真沒那麼重要,但凡形成了規矩,把咱們這老林子裡的好東西都換成實實在在的好玩意兒,讓大傢伙都過上好日子,多少錢也換不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