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乎乎的酸菜油滋啦餡餃子端上桌,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肥嘟嘟油汪汪的熊肉燉土豆,滿屋子人人吃的嘴角流油。
配上大蔥、酸菜芯蘸醬,一屋子人喝的熱火朝天。
喝到興奮頭上,一聲招呼,劉曉華的爹媽站起身就給唱了一段二人轉。
前些年搞運動,這東西是不敢瞎開腔的。
可運動早就過去了,本身大東北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資訊相對閉塞,啥風浪傳過來都會弱三分。
再加上貓冬時候在自己家樂呵,也就沒那麼多忌諱。
這一場酒,喝的人人盡興。
第二天一早,趙鳴就拎上熊膽和二十斤熊肉,直奔藥匣子家。
“鳴子來了,哎呦這熊膽,都快趕上銅膽了,夠勁啊!”
藥匣子六十來歲,頭髮雖然花白,可眼不花耳不聾,臉上沒有眼下常見的菜色,反倒是紅潤潤的。
“李爺,這熊膽是給我爹治病的,這熊肉是我孝敬您的!”
趙鳴把熊肉直接放院裡的雪堆上。
零下幾十度的氣溫,家家戶戶都在院子裡弄個雪堆,專門存放食物。
扒開雪堆,把熊肉埋進去蓋好,趙鳴這才進了屋。
藥匣子笑的慈眉善目,吧嗒著旱菸袋直誇趙成志兒子沒白養。
如今村子裡傳遍了,趙家老大放著參軍的機會不去,非要巡山打獵。
不知道內情的,還以為趙鳴衝撞了啥。
知道內情的,不論心裡咋想,都得伸出大拇指誇一聲孝道!
方子是現成的,可中醫下藥方,並非一成不變,得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要有些增增減減。
藥匣子也不含糊,招呼孫女把他的藥箱拿來,直接去趙鳴家再給趙成志把把脈。
從裡屋拎著藥箱出來的李犀香,看見趙鳴不知怎地,臉就紅了。
趙鳴倒是沒在意,一個村裡住著,又不是沒見過面,倆人還是初中同學呢。
回到趙家,藥匣子給趙成志把了脈,原本的藥方子改了三處。
其中有兩味藥需要去旁人家裡淘換,得用現錢。
“李爺,明天我去趟縣裡,把那張熊皮換成錢。”
“那就妥,你爹這病啊,不急這三五天的,我回頭先把熊膽炮製上。”
人家藥匣子大冷的天,專意上門一趟,萬萬沒有放人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