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王淵已經等候多時。
見郭天翊進入了御書房,王淵立馬跪地道,“臣參見陛下,陛下萬安。”
“免禮。”
“謝陛下。”
郭天翊坐在龍椅上,看著王淵道,“最近天下學子都將抵達京城,恩科的事宜準備如何了?”
“啟稟陛下。”
“臣皆已準備妥當。”
“臣按照陛下的意思,會試的貢院已經建好,就等陛下檢閱了。”
“......”
王淵逐一彙報著工作,小心翼翼到了極點。
若不是刑開濟被辦了。
恩科的總負責人也落不到他頭上。
說白了,這差事雖然是個苦差事,但也是個美差。
王淵是法家大佬。
法家本來就是向著君王的。
但法家的學子卻沒有儒家的多。
身為總負責人,他與主考官與諸多閱卷的大學士都能接觸,也能額外提拔一些法家的弟子。
這是人之常情。
科舉的好處就是唯賢是舉。
就算王淵提拔了一些門生故吏的弟子,將來這些人當官出了問題,也跟自己沒啥關係。
這跟舉薦制是截然不同的。
舉薦制的時候,誰舉薦的人才如果出了問題,那麼舉薦人也會晚節不保。
所以越是厲害的人,越不願意舉薦。
舉薦人才不但要看其學問,而且要觀察其品德如何。
現在的科舉,全部靠成績說話。
至於人品,那是以後才能知道的事情。
後世的公務猿考試亦是如此。
“哦?”
“走,隨朕一道看看去。”
郭天翊換了身便裝,就帶著幾名隨從與王淵一道出宮了。
一般情況下。
郭天翊出宮都是穿便裝。
即便是在宮裡,很多時候都不會穿正統的龍袍。
皇帝的休閒裝也有不少。
皆是明黃之色刺繡著神龍圖案的常服。
龍袍製作工藝複雜,材料也非常珍貴,所以皇帝一般會在登基,祭天等重大儀式會穿傳統的龍袍,其餘時候穿著的都是刺繡著神龍圖案的常服。
電視劇裡天天穿龍袍逛來逛去的,都是假的。
還有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