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皇鼎出世的訊息,不脛而走。
宛如一股旋風,從東陵道開始刮向了大江南北。
齊南道。
古今書院。
“老師,學生聽說有上古寶鼎禹皇鼎出世。”
“咱們是否要去看看?”
“當真?”一名鬍子花白的老者“蹭”的一聲站了起來,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的弟子問道。
“老師,千真萬確。”年輕的弟子激動道,“我也是剛剛聽說,好幾個書院的先生都組團前往了京城。”
“快快快...”老者語氣急促道,“快收拾,咱們進京!”
“是,老師。”
古今書院,是齊南道內比較有名的一座書院。
只因為前些日子範學義帶領大部分齊地的學子前往南夷諸國,齊地的學子名聲大振。
而其中大部分人,都在京城大學進修。
他們裡面,又有大部分是從古今書院出來的。
在訊息傳至齊南道後,許多當世大儒都動身了。
上古寶鼎禹皇鼎出世,這印證了神話傳說,也代表了非凡的意義。
那就是天命,在大奉。
漢人,必將復興。
另一邊。
山東道的大儒們也動身了。
齊南道與山東道的儒家流派不同。
齊南道的儒家為新儒,他們行事不拘一格,講究忠君孝父,講究君子坦蕩蕩。
而山東道的儒家學派,更多的是酸儒。
可悲的是,山東道原本還是孔夫子的故鄉。
就連孔夫子也想不到,山東道的後人們,會成為酸儒。
朝廷也對山東道的儒家學派打擊過,禁止印刷他們有關的書籍,禁止宣揚山東道的儒家文化。
故,山東道酸儒之聲得到了壓制。
只要抑制打壓他們的文化傳輸,相信不出數年,就會發生變化。
當老一些的大儒都去世後,酸儒的數量會更加少。
管好讀書人,也是當局者的政治任務之一。
而山東道的酸儒們還有另一個目標。
那就是看看這寶鼎是真的還是假的。
為此,他們還攜帶了大量的古籍。
朝廷打壓山東道的儒家學派,山東道的儒家學派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