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召集的這一批大軍,大多數都是地方豪紳出資組成的。
對付一些常規的地方軍還行。
若是對上朝廷的精銳,那就不夠看了。
再者,這些地主豪紳士族本就是被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給打動的,他們也是牆頭草。
當初看晉王聯軍勢大,朝廷有大勢已去的跡象,於是乎紛紛出錢出糧來組織義軍。
為的就是等晉王聯軍大勝後,獲得個封賞。
但是,如今晉王聯軍大敗的訊息傳來,這些牆頭草們又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他們自然是希望投降。
投降,朝廷一般都會殺組織義軍的首腦,但卻不給殺了他們。
第一個死的,就是黃玉以及上級軍官。
所以部隊裡出現了好幾波騷動。
就在剛剛,部隊裡又有幾個地方士族的人帶頭鬧事。
近日鬧事的人越來越多。
殺又不敢殺。
若是殺了這些地方士族的帶頭人,其餘計程車族豪紳必定與自己離心離德。
那樣的話,就覆水難收了。
“爾等且說說,咱們如今該如何整軍?”黃玉感覺頭有點痛,看著自己身邊的幾名將領道。
這些將領都是一開始跟隨他的親衛團。
其中以梁瑞最為出色。
數次為他出生入死,也讓黃玉視梁瑞為心腹。
而且梁瑞在軍中也頗有威望,帶兵衝鋒這種事情自己一介書生可不會啊?
“主公,咱們如今之計,只有跟他們好好和談...”
“主公,這些地方豪紳不就是怕咱們失敗嗎,咱們退居渤海府,憑藉地利完全可以等待援軍到來...”
“主公....”
幾位將領紛紛出聲,但都沒有說到黃玉的心坎上。
俄頃,梁瑞出聲道,“主公,依我之見,這些士兵軍官都是憋瘋了,不如主公解除禁令,允許他們在攻城略地後可以燒殺搶掠,這樣的話軍心必然大振。”
說話之際,梁瑞已經把手放到了劍柄上。
漢王殿下的命令,就是讓他試探黃玉。
若是黃玉吃了豬油蒙了心,肯做這樣的事,那就殺了。
一開始,黃玉頒佈了嚴格的軍令,那就是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來強取豪奪,強佔民女等諸多紀律條令。
這也是大軍能獲得民心,快速壯大的原因之一。
但現在軍中士氣低迷,反抗投降之聲越來越強烈,解除禁令自然會帶來出其不意的效果。
這些,僅僅是郭天翊做出的指示之一。
而梁瑞,則是無條件照辦。
“不可,萬萬不可。”黃玉聽到梁瑞的建議後,立即否決道,“無論如何,哪怕兵敗,死則死矣,我黃玉也不會做這樣塗炭生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