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都統,這一次大戰之後戰局會如何發展?”
既然楚徵介紹了他的軍師楚俊昇,眾人自然將事情引到大家最關心的戰局。
楚徵看向楚俊昇,楚俊昇說道:“西越部群的白禁緣在山谷設下陷阱,最後不但功虧於潰,西越部群還吃了點小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西越部群和西北蠻荒再損失一兩萬人,恐怕他們就會徹底崩盤。所以白禁緣會漲一次教訓,他目前的策略主要是穩住局面,他不穩住也不行。”
“以穩住戰局為出發點,西越部群的策略應該是派遣兩萬到三萬人扼守曲靖口,以防止我們進軍西南域,同時防止我們直搗王庭。其餘人扼守一線峽,防止我們在西夷陵關對他們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難道西越部群要放棄東南域?”有人問道。
楚俊昇搖搖頭,“不是放棄,而是將東南域作為緩衝地帶,作為戰場。”
“緩衝地帶?”
“戰場?”
眾人若有所思。
等到眾人略微消化一下這個思路,楚俊昇繼續說道:“不要看他是防禦扼守,但是我們也不可能分兵進攻。如果我們進攻曲靖口,那麼白禁緣就會從一線峽出兵,抄我們後路。如果我們分兵,就要擔心他合兵一處,那個時候西越部群和西北蠻荒就會在人員上佔據優勢。如果我們不出重兵攻擊兩處天險之地,他們就會派出零散修士在東南域形成小規模戰鬥。他們的目的就是積小勝而創造優勢。如果我們派出大隊修士,他們可能不會採取行動,如果我們派出少量修士,他們就會吞下去。而且有合適機會,他們也不介意一次性吞下萬八千大周修士。總之,他們的戰略就是穩住戰局尋找機會。”
“有道理。”
“確實,白禁緣不得不這麼幹。”
“但是我還是有點擔心。那傢伙太狠,一不小心就被他埋了。”
“這樣的戰局真是整天提心吊膽啊。”
“這是不是要持久戰的意思。”
“持久戰對我們不利啊。”
眾人眾說紛紜,但基本都贊同楚俊昇的觀點。
楚俊昇說道:“持久戰對我們本身是有利的。因為我們的底蘊比西越部群西北蠻荒加在一起都要深厚的多。比如我大周,一年晉級的先天和築基差不多有一千人,而西越部群和西北蠻荒,一年晉級築基先天的差不多八百千人,現在他們失去東南域,晉級的就更少。所以持久戰對我們是有利的,越持久,我們的優勢就會越大。”
“再有另一點,大家都清楚從單獨的戰鬥力而言,我大周是稍弱於西越部群和西北蠻荒的,而之所以會弱一點,主要原因是戰鬥經驗不足。但是有東南域這一個大戰場在,我們的戰鬥經驗會很快提高。從這一點而言,持久戰對我方也有利。”
“第三點,西越部群並不是一個弱小的勢力。歷史上強大的勢力或者國家,很少有極短時間內就徹底滅亡的。都是先衰弱,然後滅亡。現在西越部群已經失去東南域,可以說衰弱了很多。下一次他們再失去東北域,將會更加艱難。而我大周則透過吞噬一塊地方壯大自己,直至積累到巨大的優勢,才能一舉滅掉西越部群。”
“道理是這個道理……”劍元宗的張建青還要說什麼,最後卻無奈搖搖頭。他現在也是怕了。真是再來一場大戰,讓白禁緣坑了怎麼辦?雖然心裡想著儘快攻佔西越王庭,但是明顯不切實際。
“小兄弟認為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另一人問道。
楚俊昇微微一笑坐回蒲團。楚徵介面道:“他們分守曲靖口和一線峽,要想兩相呼應必須保證機動性。而接下來最好的戰略就是壓縮他們的機動空間。其實也就是大家參與攻伐西越的最初目的,佔領部落。”
楚徵目光巡視眾人,說道:“不過現在我已經佔據了瀾邊部落,外加現在還沒有收取,但是所有人同意的瀾水部落,再有瀾滄河南岸的三個部落,我所佔據的地方很多了。而且大家也清楚我實力弱下,即使再佔據其他部落也沒有人管理,所以就不參與其中了。我準備好好興建我所佔據這幾個部落。但是鑑於白禁緣的難纏,我建議你們大家還是以逐漸蠶食的方式為主,而且大家相互照應一下,也能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