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隊這場比賽雖然有驚,但卻無險。
雖然打的看起來是碎石機的比賽,但實際上在場面上,華夏隊一直佔據上風。
而且王毅還並沒有完全發力。
當張雨前兩個三分打進之後,王毅自己攻的就少了,更多的是給張雨傳球。
張雨投進的5個三分裡有4個都來自於王毅的助攻。
他的兩分球之中,也有一半都是王毅的助攻。
張雨的三分一準,也確實讓王毅這裡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往往他拿球之後不用怎麼動,只要張雨跑出位置,直接傳球就行。
這就是一個3D球員的作用。
他不光是能得分能防守,還能夠為球隊的核心球員分擔壓力。
這也就是3d球員被每一支球隊和每一個核心球員喜愛的原因所在。
擊敗澳大利亞之後,華夏隊便離開了球館,直接去往了線性城市的酒店。
而澳大利亞隊卻依然待在球館裡,並未離開。
已經40歲的老將歐文還在球館裡加練。
本·西蒙斯,約什·吉迪等人,本來心情沉重,看到歐文去加練,他們也紛紛跟著歐文一起在球館裡加練。
練三分,練兩分。
本來今晚他們有好幾次機會可以擊敗華夏隊,但是他們都錯過了那樣的機會。
再加上他們澳大利亞隊幾乎是全員nba陣容,他們的心氣很高。
結果卻如此輕易的就敗給了華夏隊,這讓他們心中都有些接受不了,所以他們都來加練。
往往球員在輸了一場比賽之後並不離開現場,直接在球館裡加練。
一來是他下定決心要復仇,二來則是為了緩解糟糕的心情。
澳大利亞主帥德拉維多瓦此時卻看得比較透澈。
澳大利亞想復仇的話,那就只能在兩年之後,也就是2036年的奧運會。
可是到時候歐文這個老將就退役了,有幾個球員年齡也會偏大。
澳大利亞新生代之中只有諾亞一個人。
反觀華夏隊,在兩年之後,龐博必然還會有所成長,張家城也是一樣。
而且今年華夏隊那個張雨的表現屬實不錯,他也有成為一流3d球員的潛質。
華夏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就是王毅。
兩年之後王毅已經36歲了,那時候他還有如今的統治力嗎?
遙想當年,36歲的杜蘭特和36歲的庫裡都已經失去了以往巔峰時期的那種統治力。
很多時候看著球隊陷入泥潭,他們也是無能為力。
NBA歷史上在36歲還具有相當強統治力的只有兩人,一個是喬丹。
36歲醫院能夠場均拿下27分,並在季後賽多次砍下40+的高分。
另一個就是詹姆斯。
36歲場均拿到29.8分,11.8籃板和8.5助攻。
賽季場均準三雙的資料。
並在那一年拿到了總冠軍。
其餘的球員們哪怕再強,在36歲也已經有了很大的下滑。
那麼王毅這樣的球員,在36歲時還能有那樣的統治力嗎?
德拉維多瓦更傾向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