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許浩的粉絲們很不爽但沒有任何辦法,一號沙坳這邊的地基已經建成總不可能再臨時擴大,只能希望許浩的古建在質量上比張弛這邊的古建高些,
但古建大院質量這種事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去衡量,在普通人眼中,沒有文化底蘊的古建大院基本上都長一個樣子最後都是按面積論高下的。
如此,
張弛每有一個動作許浩的粉絲就會著急幾分,最後還有粉絲線上@起了許浩的直播賬號,可惜許浩並沒有回應也沒有再次直播,只能乾著急。
......
網上兩撥粉絲吵的不可開交,
現實中許浩依舊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在行事,並沒有因為網友的各種催促和擔心就改變節奏。
五天時間,沙坳這邊看似沒什麼大的變動但實際上變化還真不少。
紅沙崗村村口通往256號地塊的五公里公路在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施工下已經接近了尾聲,再有兩三天估計就能交工。
至於一號綠洲這邊,除了遊客比前幾天更多之外最大的變化還在平整出來的地基上。
由於最初的滕王閣是建在古城角落上的故而許浩也沒有再去改動下面的設計,一座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臺座已經在石匠、磚匠連夜施工下完成。
臺座分兩級。
下面的大、上面的略小,東側的臺階與下面民宿前的青磚小路相連,西側的臺階則是與通往沙脊的木棧道連在了一起。
原本平出來的地基就在沙坳的半坡,
此時高達十二米的基座建成後地勢顯得更高,站在湖邊抬頭望去已經有種快要超出沙脊的感覺。
可以想象,滕王閣正式建成後的高度肯定會超出沙脊上的大漠亭不少。
到那個時候一號綠洲這邊就會有兩個地標性建築,再與古建民宿連一起整體的氣勢已經不輸給國內的那些評了級的景點。
早上十點,
許浩推開窗戶長長的伸了一個懶腰。
連續忙活了五天,終於搞定了滕王閣所需要的所有圖紙和構件。
此刻,
茶几上的草圖已有三四公分那麼厚。
叮鈴鈴,
就當許浩打算再泡一杯清茶休息休息的時候,私人手機忽是響了起了。
走到床邊拿起手機一瞧,是朱強打來的。
“浩哥,起床了沒有?”
“剛起來!”
“哦,我這邊最後一批柏木構件趕在中午十二點之前就能送到沙坳,要是再沒有後續的部件圖紙咱們是不是明後天就能正式開工建大院了!”
朱強的聲音再次傳來。
這幾天外界乃至遊客都以為許浩這邊沒啥動作可實際上只有內部人員清楚,紅沙崗村這邊的動靜遠比寧安縣那邊要大的多的多。
紅沙崗村的村頭臨時搭建的木工坊裡直接上了將近五十個木工,全都在按圖紙標號加工柏木木料,僅那些刨花都拉了好幾半掛,可見動作有多大。
“明後天?”
許浩想了想,當即回道,
“不用,今天下午就開始正式動工!”
“今天下午?這麼急?”
朱強有些遲疑。
“沒事,今天就是黃道吉日,宜動土!”
許浩回頭看了一眼基座方向,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