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說:“接下來就沒有什麼事了。裝箱就可以了。坐下喝點兒水吧。”
朱雪自己捶著腰走到客廳坐在沙發上說:“老腰都快斷了。”
“讓你休息你也不休息。”安康把一杯可口可樂遞給朱雪。
“我做事喜歡一鼓作氣。”朱雪飲了一口說,“對了,我下個月也要來陸家嘴了。”
“有工程在這邊?”
“嗯。是一個地標建築。前幾年開工的,後來因為投資的問題停工了,現在準備重新進行設計。”
“開工了又要重新設計?”安康雖然不懂建築和設計,但是和朱雪、林沐霜一起呆久了也耳濡目染知道一些建築工程的生產流程。
“是的。原本這座樓要建成世界最高建築的。停工了幾年之後,臺灣、香港有兩座在建樓的高度超過了這一座,所以想把樓的高度設計得更高一些。”
“竟然還可以這樣?”
安康理解建築設計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修改,卻無法理解因為不能成為世界最高建築而修改設計高度的做法。不過,既然是要建成地標,造型之類的是見仁見智的,未必能得到人們一致的認同,唯有高度是不可取代難以質疑的。
要不然為什麼人們都只知道珠穆朗瑪峰,而不知道號稱為k2的喬戈裡峰、希夏邦馬峰?
“嗯嗯。在我們這一行這樣的事情很多的。既然是地標嘛,就一定要有不同之處。高度是一方面,造型是另一方面。大家一看到這座建築就能想到陸家嘴,一想到陸家嘴就能想到浦東和上海。上海的浦西代表的是文化與傳承,浦東代表的是未來。那麼在陸家嘴這顆浦東的明珠上建的建築就不可能設計成北京皇宮、蘇州園林那種古色古香的風格,也不可能設計成上海外灘那種希臘帕特農神殿、羅馬哥特的風格。”
“以後這陸家嘴會是什麼樣子?”安康問。
“不用以後。現在陸家嘴就很好看。你有沒有看過從海上看紐約的照片?”
“嗯,自由女神像後面高樓林立。”
“你從虹口區看陸家嘴就是這樣的感覺呀。”朱雪說。
“不是應該從外灘往這邊看嗎?”
“角度不同,感覺完全不同。從外灘看陸家嘴是平面的,從虹口看陸家嘴是立體的,更有層次。你下回去虹口的江邊看看就知道了。”
安康笑道:“想不到有那麼多講究。”
“嗯。那當然,我這個本科也不是白學的。”
“久仰久仰。”安康打趣道,“你來陸家嘴之後,還是住在工地上嗎?”
“我早就不住工地了。以前是剛畢業的小毛頭,隨便把我們一塞,沒爹沒媽沒人疼沒人愛的。現在公司一般會在工地附近租房的。這樣的情況我再幹幾年,就不用駐工地了。”
“你就變成國際知名大設計師羅?”安康打趣。
“早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