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送給你。”安康剛進舅舅家的門,一個小姑娘就笑盈盈地雙手遞給安康一個東西。
不用介紹安康就知道這就是那個比他小兩歲的表妹了。
表妹遞給安康的是個書籤。書籤上是一張上海的圖片,反面是用藍色圓珠筆寫的幾個字——“哥哥,歡迎你來上海”。
“謝謝你!”
“不客氣。哥哥,你從上海火車站回來的路上見過這圖片上面的樓了嗎?”表妹問。
安康搖搖頭。
“怎麼會沒見到呢?”
“我……我在車上睡著了。”安康有些不好意思。
“別說了,快領哥哥去他的房間換衣服吧。”這是舅媽在吩咐她的女兒。
表妹把安康帶到他的房間,指著床上的衣服讓安康換。
安康看著床上的衣服有點兒呆,不明白為什麼要換衣服。那衣服寬寬大大的,不用試就知道穿上了肯定行動不便。
安康看著表妹,表妹看著安康,兩人就那麼站著。
最後舅媽進來把表妹一扯說:“你哥換衣服,你站在這裡做什麼?”
表妹這才明白,跟著她母親出去,關上了房門。
舅舅家永遠都是一副繁忙的景象。舅舅、舅媽吃過午飯之後就出去了,囑咐兩個人在家好好做作業。安康的寒假作業都做完了,表妹的連一半都沒做完。安康只好好心地“幫助”表妹。一個初中生做小學生的作業,效率當然高得多。
“對了,你叫什麼來著?”
“林沐霜。樹林的林,這個沐,這個霜。”表妹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紙上給安康看。
如果單是用口頭把林沐霜的名字說出來,倒是看不出什麼來。可是當林沐霜一筆一劃地把這三個字寫在紙上後,安康卻不由得脫口而出:“這麼多‘木’?”
“嗯。我爸說我命中缺木。”
“哦。我叫安康。命中缺什麼我就不知道了。”
“哈哈哈。我早就知道你叫安康了。”
第二天表妹林沐霜吃完早飯,帶安康去“小上海”玩。在去“小上海”的路上,林沐霜指著一個掛著“鑫祥閣成衣店”的店鋪對安康說:“喏,這就是我們家的店。”
安康以為林家的這個店是個像老家縣城裡那些街邊的服裝店一樣的店鋪,卻沒料到走進去一看才知道原來是個裁縫店。
“一樓是賣衣服的櫃檯,做衣服在兩樓和三樓。你想上樓去看看嗎?”林沐霜拉開一扇很不起眼的小門問安康。
安康搖搖頭。他只念著那個表妹說很好玩的“小上海”,對裁縫店沒什麼興趣。
隨後幾天基本上是表妹帶安康熟悉周邊的環境,接下來中學、小學就依次開學了。
安康雖然經歷了剛來上海的各種不適、雖然經歷了剛轉學的各種不適,但他很快地就融入了這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