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把所有牌都拿出來看了一下,發現這遊戲設定的還是挺巧妙的,頂著個三國殺的名字,其實更像是爐石傳說,還有扔骰子過檢定的環節,召喚角色則有點像寶可夢對戰。
所有人都有一張主控牌,也就是三國殺裡面的主公,爐石傳說裡面的英雄,開局扔骰子,根據骰子點數召喚對應點數的角色上陣。
角色基本上分為幾個陣營,就是超級英雄的幾個陣營,比如復仇者聯盟、青年復仇者聯盟、至聖所、卡瑪泰姬、神盾局、新勇士團隊、蜘蛛軍團、阿斯嘉德等等。
這本來就是迪士尼弄出來宣傳美國超級英雄的,所以基本都是隻有美國超級英雄,席勒聽說好像有個中國英雄版本,但是是手遊,他們在牆外玩不了。
然後還有事件卡,都是扔骰子能召喚出來的,比如什麼紐約蝙蝠入侵、黑暗精靈降臨、阿斯嘉德神王大婚之類的。
席勒非常好奇自己的卡的效果是什麼。
其他眾人也都好奇自己的,彼得先找到了自己的卡,而且他有兩張卡,一張是“天才研究員彼得·帕克”,一張是“三代蜘蛛俠好鄰居”。
研究員那張卡一看就是科技套牌用的,和鋼鐵俠是一個路子,可以給場上的所有機甲加正面效果,而且還能召喚飛梭,將抽牌堆裡面的角色送到場上。
好鄰居那套牌則是蜘蛛體系用的,配合蛛絲髮射器發射蛛絲打控制,然後還能利用蜘蛛感應,在對方動手之後強行交換一次位置,避開攻擊。
格溫並沒有找到她本人的,但是找到了格溫蜘蛛俠的,除了可以打蜘蛛體系之外,還有個“朋克樂隊”的標籤,可以打音樂體系。
哈里的綠魔則是怪物套牌裡的一張,能使用南瓜炸彈,還有追擊技能,蜥蜴博士和浩克都屬於怪物套牌。
甚至連尼克都有一張自己的牌,明顯是打召喚流的,可以召喚抽牌堆裡的神盾局特工。
席勒扒拉了半天,終於把自己給找出來了。
所有牌都是上半部分有一個漫畫畫像,畫的還是挺寫實的,席勒就是穿著白大褂,手裡拿著病歷本,似乎在給某個病人問診。
他的陣營是“神盾局”,這倒是不出乎席勒的預料,畢竟他是神盾局的心理醫生嘛。
不過接下來的技能就有點離譜了,他的技能是指定一人在出行動牌之前將行動牌扣過來,並只給他一人看,技能名字叫“讀心”, X教授也有這個技能。
但還有一個技能叫做“催眠”,那就是可以將對方這張行動牌混進許多行動牌當中進行替換,並以扣牌形式還給對方,讓對方決定要不要用。
也就是說對方並不知道這張牌有沒有被替換,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如果用了,則此牌上所有數值翻倍,如果不用,則解除全場病菌等疾病效果。
席勒已經可以想象這張牌會鬧出多大的亂子了。
行動牌其實不復雜,還是殺閃桃那一套,只不過變成了攻擊、防守和治療,還有一些獨特的行動牌,比如反彈、跳過、上家出牌等等。
但是這些牌上面是有具體數值的,比如基礎的攻擊牌造成5點傷害,翻倍了可就是10點。
席勒掃了一圈,沒看見有哪張牌的血量能超過10點的,這一刀下去,直接砍斷大動脈。
關鍵就是如果用的話,對方是不知道這牌有沒有被換掉的,萬一自己原本拿的是治療,想治療一下自己的英雄,結果被換成了攻擊,數值還翻倍了,一刀直接把自己砍死,席勒都怕他把卡撕了洩憤。
而且誰抽到了這張牌,那些玩病菌流的可是遭老罪了,直接解除全場病菌效果可還行。
說完角色,其實英雄也很有特色,分別是宇宙的幾大抽象實體——永恆、死亡、無限、湮滅和吞星。
當然並不是只有這五個就只能五個人玩,而是可以重複拿,每個都有各自的技能,基本都是給某些指定的標籤加增益。
席勒覺得這牌挺有意思,於是就想玩一把,旺達也很高興地說:“快快快,我們先彩排一把,看看效果怎麼樣,這樣晚上拍影片的時候能更精彩一些。”
其他人早就等不及了,立刻擺好道具開始玩。
首先要鋪開場地,說白了就是一張桌布,畫的是紐約市的俯瞰圖,上面標了6個點,是用來放事件卡的。
然後是把英雄擺好,各自抽牌,輪流摸牌,一人5張角色卡,10張行動卡。
接著就是扔骰子,但這個骰子比較特殊,除了有數字之外,還有顏色和花色,只要符合其中一樣,角色就能出場和行動。
比如扔出了個黑桃8,那就是所有帶黑色印記、有桃花標誌和雙數的牌都能出場。
所有人把角色擺好之後,再抽事件牌,一次抽一張,但是可以由角色出場最多的人決定放在哪個位置,放下之後就不能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