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燈軍團總部,軍團長辦公室當中,泰隆和席勒握了一下手。
從哈爾那裡泰隆瞭解到,握手是地球的一個禮節,他願意主動做出這個動作,就代表他相信了哈爾的判斷,認為席勒的確有能力幫助他們突破現在的困境。
席勒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泰隆和哈爾分別做到了桌子的兩側,而席勒則坐到了桌子的前方。
哈爾轉頭對席勒說:“之前,我已經跟你說過了,現在,我們面臨的形勢很嚴峻,一方面是綠燈能量告急,許多下屬扇區開始有不滿的聲音,另一方面,宇宙守護者們想要打造一隻綠燈憲兵隊,來限制綠燈軍團。”
聽到哈爾並沒有提吃回扣的事,泰隆清了一下嗓子,也拿出一副嚴肅的表情說:“沒錯,我聽哈爾說,你在處理這種事件上比較有經驗……”
席勒低頭笑了一下,說道:“我相信,綠燈軍團中有很多能人,也並不是非我不可,只是事隨時移,現在能用的人太少,我的建議也不過只是拋磚引玉,大家姑且一聽……”
“好了,不必客套了。”哈爾打斷了席勒那種公務員風格的說辭,說道:“這個房間裡沒有監控,我們現在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現在到底要怎麼破局?”
席勒看了一眼哈爾,眼神的意思就是“你不早說?”。
他直接收斂了那種皮笑肉不笑的假笑,然後拿出了兩份檔案,分別遞給泰隆和哈爾。
泰隆眯起眼睛,看著檔案封面上的幾個大字,他說:“擴軍計劃?什麼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席勒把雙手放到了桌子上,然後說:“擴軍就是擴充軍隊。”
泰隆看著那份計劃書感到十分迷惑,他說:”擴充軍隊?可是,現在能量已經不夠用了,要是再招更多的人,不就更不夠分了嗎?”
“而且,他們組建憲兵隊,其實就是因為對於我們有所忌憚,這個時候我們提出擴軍,不是會刺激到他們嗎?”
哈爾也看向席勒問道:“這個時候,應該人越少越好吧?”
“沒錯,但是擴充軍隊的意思並不是擴充更多的兵員,而是擴充編制。”
泰隆若有所思,顯然,他接觸過這方面的工作,已經聯想到了什麼,接著,他就看到席勒一邊翻著手裡的資料一邊說:
”據我所知,目前為止,宇宙被劃分成3600個扇區,按照規則來講,應該是一個扇區一個燈俠,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泰隆嘆了口氣,他以為席勒還在糾結哈爾糾結的那個問題,他解釋道:
“我想你應該明白,一個扇區一個燈俠這種制度,完全是紙上談兵,如果我們給一個扇區安排一個燈俠,哪怕給十個扇區安排一個燈爐,我們也需要360個燈爐……”
“且不提製造這些燈爐的成本,光是它們來往於總部補充能源的路線,就根本安排不過來……”
“而且,如果一個扇區的燈俠不幸犧牲,而他所在的扇區又無法立刻選出另一個燈俠,那麼一定會需要旁邊扇區的燈俠去代管。”
“那代管燈俠原本的扇區要怎麼辦?如果同時有上百個燈俠都無法參與工作,誰去代管這些區域?如果一個燈俠不足以應付扇區中的某些問題,需要人幫忙,那去幫忙的燈俠所維護的扇區治安工作要怎麼辦?”
“這種方法根本就行不通,所以,現在燈團所採取的是區域負責制,以100個左右的扇區為一個大區域,設立常駐小隊,再以20個左右的扇區為一個小區域,設立分割槽的巡邏小隊……”
席勒點了點頭說道:“沒錯,這種方法是更為科學的,雖然仍舊稍顯簡陋,但也勉強能夠執行,我要指出的問題就是,綠燈軍團的後勤保障系統的問題。”
“至少,在我的故鄉地球,後勤是重中之重,但是……”席勒有些猶豫的低頭看向資料,皺著眉說:“我沒有在綠燈軍團的編制中看到後勤編制,你們的後勤問題怎麼辦?”
“後勤?你指的是什麼?文書工作嗎?”
“不止,硬體設施維護、情報蒐集、醫療、勘探監測等等,這些都沒有嗎?”
泰隆攤開手說道:“我知道,在地球上,軍隊可能是有這些人員的,在我的星球上也是一樣,但那只是因為我們是比較落後的地表生物。”
“實際上,綠燈能量非常強大,燈爐不會損壞,也不會損耗,總部僅有的工程師,大部分情況下都只是在維護燈爐周圍的那些裝置。”
“綠燈戒指當中,有銀河百科全書,所有綠燈俠都可以將自己收集到的資訊上傳到這裡,供所有人檢視。”
“綠燈戒指自帶治療能力,隨時隨地都可以治療綠燈俠們受到的傷害,同時,也帶生物、地形、空間、環境等掃描功能,並不需要額外的勘探和監測。”
“綠燈俠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而一個小隊就幾乎抵得上一整個文明的軍事武裝力量……”
出乎泰隆意料的是,席勒並沒有反駁這一點,他只是點了點頭,然後說:“是的,不過那是以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