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遭遇了一冷一暖兩個境遇,使得陳天鴻的內心無比複雜。最後,還是覺得“好人多”,心底的陰霾稍稍釋放了些,卻也無法完全釋懷。
行走在東南通向西北的寬闊大道,兩旁區域裡樓閣林立,稀疏的人影躥動著。陳天鴻不明白為什麼人這麼少,在陌生的環境中又不知找誰問,只好前往書堂。
此時,一位青年早早站在門口,仰首遠望聳入雲端的封神三十六峰,似是有些出神。青年相貌平平,三十歲出頭,幘巾束髮,中等身材,身穿一襲圓領淡藍色長袍,背上斜插著一柄長劍。
青年見陳天鴻走近,主動開口道:“你是‘重明’師兄?”
“呃……”陳天鴻一怔,沉吟片刻,才回道:“我叫陳天鴻。我師父讓我來書堂做事。”心想:怎麼會有人叫我“師兄”?是不是那裡出錯了?
“我叫丁顯,是在書堂做事的弟子。今日,奉明珠長老令,特地等師兄過來。”青年招手示意,“師兄,進殿說。”
“哦!”
陳天鴻應了聲,跟著丁顯走進書堂,來到一張書桌前。書桌上放著三樣東西,一塊橢圓形的青玉,一塊正立方體的白玉,一套文房四寶。
丁顯解釋道:“青玉叫‘聖符’,只限於宗門內部使用,主要用作記錄一名弟子對宗門的貢獻值。白玉叫‘天符’,神州大陸通用,是個人與商`會的‘交易憑證’。文房四寶,是師兄在書堂行走所必備。”
丁顯粗略的解釋,陳天鴻只聽懂了文房四寶的作用,另兩件怎麼也不明白了。一時有些木訥,有些發呆。
丁顯見狀,耐心的說道:“師兄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請儘管問。師弟我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陳天鴻道:“我不明白‘聖符’與‘天符’。請師兄詳細說說。”
丁顯點點頭,詳細的解釋起來。
自九聖創世立道以來,修真界創設了“三符制”,即“龍符”、“聖符”、“天符”。
龍符,是記錄個人對神州大陸的貢獻值。其貢獻值的獲取途徑,主要是來自於天災或是戰禍之時,獲得了讓世人與九大宗派共同認可的戰績或功績。此符僅有十四枚,九大宗派各有一枚,早早成為了一派掌教的信物。另外五枚,本是由五千年前跟隨九聖的五位強大散修擁有,但自從五位人族古賢仙逝後,五枚龍符亦不知下落。
聖符,與龍符有些許相似,但僅用在各大宗派內部,專門用來記錄門人弟子的貢獻值。最重要的貢獻值來源是領取宗門任務,並在規定期限內完成,便會獲得對應數量的貢獻值點數。若有其他特殊貢獻,經過長老們的評定後,亦可獲得。貢獻值同樣可兌換對應的靈材資源。其他用途,諸如夜晚照明,冬天保暖,夏天制涼,種種奇效,應有盡有。
天符,神州大陸通用的一種“交易憑證”,是個人與組`織之間的唯一信物。主要用來存寄錢財。譬如,一個身價十萬兩銀子的人,不可能隨身攜帶十萬兩銀子,但有著隨時取用的需求。所以,只要此人的天符上記錄了十萬兩銀子,便可到任何一家商鋪兌換。至於商鋪與商鋪、商鋪與宗派之間的聯絡,那是早有成規,不需要人們親自關注了。
“謝謝丁顯師兄!”陳天鴻心懷感激,臉上平靜。
“師兄剛完成親傳弟子的閉關任務,等同於才開啟了在宗門中的修煉生涯。想必,有很多事是不大明白的。不過,我們修道中人,無論是道行修為,還是知識,歷來只能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點滴積累,著實沒有什麼捷徑可言。
古賢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相信,不出三五年,師兄定會是一位滿腹經綸的絕世才子,威名震神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陳天鴻默默記下這句話,覺得丁顯說的非常有道理,只不過,他一直有另一個學習目標,開口道:“丁師兄,書堂可有辨識靈材的書?”
“有!”丁顯略感意外,又似很快明白了過來,“‘本草寶錄’乃是人族聖賢智慧的共同結晶,不是某一人或是某一宗派特有之物。在宗門中,完整收藏本草寶錄的堂殿,唯有‘書堂’與三大煉丹堂殿。只是,唯有書堂的書是對外公開的罷了。但是,自祖始爺創派以來,定下了‘以力證道’的規矩。所以,要想看書,得是聖符上的貢獻值足夠,方可。”
“看此書,需要多少貢獻值?”陳天鴻終於有些明白了,心道:原來,修道之艱,勝過凡域中艱辛生活萬萬倍而不止。
“每三點貢獻值可看一次,每一次限時一個時辰。”丁顯頓了頓,道:“不過,師兄是親傳弟子,可額外獲得一個時辰的時間。”
“可以抄錄嗎?”
“可以。”丁顯微笑道,“兩個時辰的時間由自己支配。”說話時,言猶未盡。
其實,在不久的將來,陳天鴻很快會明白過來。在這個以修真實力為尊的世界裡,沒有多少人會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讀書上。能做到樣樣兼顧的人,實屬鳳毛麟角。
“師兄,請跟我來!”丁顯帶著陳天鴻來到一間小書閣,道:“這是師兄的書閣。書堂的任務,主要是抄錄。以後若是書堂有任務頒佈給師兄,會將需要抄錄的原本放在這裡,並註明種種要求。師兄只要按要求完成,即可。所以,師兄要時常來自己的書閣看看。”
陳天鴻口上答應,心中一一記下。
二人又回到大殿,待陳天鴻收起三樣東西后,丁顯帶著他走出書堂,指著一黑一白兩根擎天柱說道:“此二柱叫‘鴻鈞柱’,一陰一陽,取意為‘一陰一陽之為道’,乃是元皇祖師親自所立。五千年前,元皇祖師於此地立此二柱時,以此二柱為憑,傳下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法旨神諭。”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陳天鴻默默牢記心間。
丁顯呵呵一笑,道:“師兄,我們一起走走。”
“謝謝丁師兄!”
一路上,丁顯將修真巨派封神殿的組`織結構,以及或明或暗的規則說予陳天鴻聽。
* * *
自封神殿創派立宗以來,便形成了以“玉清殿”、“上清殿”、“太清殿”三大殿為最高```層級的核心架構,亦是一門所在的絕對核心。三大殿,即意味著三脈獨立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