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些有名有望的名士,墨君稍微一調查,就發現這些人的身份來歷總有幾處不清不楚的地方。
不得已。
如今的文道班,墨君也只好讓藥鬼的兩個徒弟,臨時客串一下。
但茯苓與紅棗終究是醫家出身,教導這些孩子一些基礎的知識還行,可要是再教深一點,或者教寬一點,屬實就有點難為他了。
因此這段時間,墨君正在頭疼‘文道班’的老師人選。
而就在這時。
伏念出現了。
這位儒家當代大師兄,未來的小聖賢莊掌門人,其所掌握的學識教導一群小孩子,自然是輕而易舉。
更關鍵的是,伏唸的人品值得保障。
哪怕他現在並不效忠於墨君,墨君也不擔心他會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摻雜什麼私貨。
這樣的‘好老師’,墨君豈能讓他跑了。
唯一有些可惜的是,六指黑俠說要去漢中各地走走,死活不願意留下來。
否則的話,墨君本來還打算在墨府給他也留個位置的呢!
······
······
十月初。
墨君返回咸陽。
秦國每年有兩大祭祀,分別是春種前的【春日大祭】,向上天祈禱一下今年播種順利,風調雨順。
以及秋收後的【秋日大祭】,用五穀六畜祭拜上蒼,作為今年風調雨順的回禮。
往年這兩大祭祀都是秦國的大事。
只不過今年更熱鬧一點,因為今年是‘新糧種’推廣秦國後首次成熟,而且今年年景也確實不錯。
早在數日前。
嬴政與墨君這位治粟內史,就已經接連收到各地糧食大收的好訊息。
所以今年【秋日大祭】前,嬴政也是難得開了一個大朝會,召集文武百官,打算昭告一下這個好訊息,讓大家一起都跟著開心一下。
“墨卿,宣讀吧!”
王座之上,嬴政開口道。
“諾!”
墨君位於文官前列,踏出一步,隨後取出一份竹簡,先是掃視了一圈下方眾臣,隨即開口道:“自大秦【第一代改良稻種】推廣以來,得皇天后土庇佑,風調雨順,各地糧食皆以成熟。”
“時至昨日,秦國各地郡縣共收取糧稅一千六百七十二萬石······”
聽聞這個數字,哪怕之前已經有所預料,嬴政也是忍不住嚇了一跳,但隨後那張嚴肅的臉上便忍不住露出幾分激動與驚喜。
而下方眾臣的臉上,亦是紛紛展露笑容,面露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