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毛自顧自地吟誦了幾遍,他發出嘖嘖讚歎,說道:“這首和《出塞》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都是既豪邁又悲壯。”
田優優的視線被書上的插畫吸引,那是一張“酒泉夜光杯”的彩圖。圖上有三種杯子,都是高腳杯,有三種顏色——黑的如漆,白的如羊脂、綠的像湘妃竹,漂亮極了。
“這就是夜光杯啊。”田優優嘆道:“真美,像是玉做的。”
“就是玉做的。”湯多多已經看到了圖片註解,他說道:“夜光杯是一種由美玉做成的酒杯,傳說在夜裡能夠發光。河西四郡之一的酒泉,盛產夜光杯。酒泉夜光杯用祁連山的老山玉、新山玉以及河流玉製成。如在夜間將酒倒入夜光杯,對著皎潔的月色,杯體便會熠熠生輝。”
“好像……我家裡有。”葛大壯歪著頭回憶,然後篤定地說道:“沒錯!就在爺爺的酒櫃上。如果你們喜歡,這個星期可以去我家裡拿。”
田優優、毛豆毛和湯多多則連連搖頭,紛紛拒絕道:“還是算了吧,太貴重了。我們倒是可以去摸一摸,看一看。”
“聽你們的。”葛大壯說。
在書上,他們又有了新的發現。
“原來葡萄是從國外傳來的。”葛大壯說道:“這裡說,葡萄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植物,它是在漢武帝時期由出使西域的張騫從大宛國,也就是現在的烏茲別克引入中國。”
湯多多接話道:“看起來這些戰士過得不錯,有美酒喝,還有琵琶曲兒可以聽。”
毛豆毛表示反對,他覺得大家並沒有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於是他說:
“咱們還是不要管那些夜光杯和葡萄酒了,我給你們細細解讀一下這首詩,你們就可以從熱鬧的表面文字裡,看到駐守邊疆的戰士們的悲壯與偉大了。”
“涼州詞其實就是用地方樂調唱的曲子,可惜我不會唱,但是我想如果戰士們都用低沉厚重的聲音在戰場上唱起這首歌,那場面一定很動人。”
葛大壯接話道:“一定是!真想看看將士們把長戟一樣的兵器敲在地上,豪邁地唱著這首涼州詞。”
“快說說,這首詞悲壯在何處?”湯多多追問道。
“我猜想,這首詩一定是發生在一場聚會上。說不定是將士們都打了勝仗,所以在帳篷裡狂歡。可是他們才剛剛準備休息一會,戰場上的號角再一次吹響了。戰士們不得不收拾行裝再次出征。可是,他們卻彼此安慰,笑著說如果他們醉倒在沙場彼此不要嘲笑,因為自古以來打仗出征的戰士又有多少能活著歸來呢?”
毛豆毛的解讀讓孩子們都皺起了眉頭。
沉思良久,葛大壯說道:“或許,他們是在舉行篝火晚會。這個‘催’字是在催他們大口喝酒,大碗吃肉呢?”
“也許吧,這麼看感覺要舒服些。”毛豆毛回道。
田優優說:“邊塞詩真是好詩,雖然讀起來悲傷,可是又覺得很振奮。還有其他的邊塞詩嗎?咱們再多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