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毛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他從書桌上拿起了《小學生必背古詩文》,看了看目錄。
“原來李清照是個女詩人呀!”毛豆毛感慨著。
“是的,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她擅長填詞,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啦哆啦說道。
“什麼是婉約詞派?”毛豆毛追問。
啦哆啦想了想,它說:“談詞之前,我覺得我們應該先來弄清楚詩的發展。”
在毛豆毛和田優優期待的注視下,啦哆啦揚手在他們的面前展現了一幅圖景,像電影放映那樣——孩子們看到了麥浪滾滾的田野裡,有一群耕種的農夫們一邊勞作一邊歌唱。
“中國詩歌源自先秦時期的鄉野民歌,而後,人們編纂《詩經》將其流傳了下來。到了戰國時期,南北方語言逐步融合,《楚辭》誕生了。對了,你們還記得那首《江南》嗎?”啦哆啦提問。
“記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那是漢樂府!”毛豆毛答道。
“沒錯,樂府詩有‘曲’、有‘歌’、有‘辭’、有‘行’,三國時興起的建安文學,為後來的詩詞格律奠定了基礎。”啦哆啦繼續說下去,它說:
“古體詩在唐代有了極大的發展,到了宋代,詞的發展達到了頂峰。相對於古體詩,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它在宋代發展到頂峰,和唐詩一起被稱為雙絕。宋詞的句子或長或短便於歌唱,又被稱為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等等。宋詞分為豪放派與婉約派,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婉約派柔美,豪放派有氣魄,各有特色,缺一不可。”
毛豆毛看了看手裡的書,他皺皺眉頭,說道:“可是這一首好像是詩哎。”
啦哆啦湊過去看了一眼,回道:“確實,這是李清照作的一首五絕。宋朝人會作詩,就好像唐朝人也會填詞一樣,他們只是在選擇喜歡的表達方式而已。”
田優優點點頭,她湊過去看李清照寫下的這首詩,念道: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田優優說道:“啦哆啦,我覺得這首詩寫得很有氣魄。”
“是的,這是一首充滿了正氣的詠史述志詩。”啦哆啦說道。
“詠史?”毛豆毛聽過了詠景詩、詠物詩還有詠志詩,還沒聽過詠史詩。
“是的,”啦哆啦把手背在身後,一邊踱步,一邊說道:“李清照出身名門,她的父親是蘇軾的學生,母親也是自幼飽讀詩書。李清照的少年時光充滿了幸福,創作風格活潑溫婉。可是個人的幸福在國破家亡面前是脆弱的,李清照被迫陷入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從那時起,她的創作風格就有了很大的變化。這首《夏日絕句》寫在金兵入侵,王朝南渡之時。當時城中暴亂,李清照的丈夫身為父母官竟然不去平息叛亂,反而逃跑了。李清照對此極度失望,在流亡途中創作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