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怎麼解?”啦哆啦反問道。
“是呀,為什麼是烤羊排?”顯然,朋友們比啦哆啦的興趣更要大。
“因為辛棄疾是豪放派代表,他的風格一定非常硬朗。”毛豆毛挑起一根眉毛,說道:“就好像烤羊排,全是肉,又香又辣!那些大英雄們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
朋友們都笑了起來,他們摸摸肚子——還真是被毛豆毛給說餓了。
葛大壯給啦哆啦帶來了它最愛的糖炒板栗,重要的是這些板栗還是熱的,啦哆啦實在是太喜歡了。
一邊品嚐美食,一邊思索,啦哆啦覺得葛大壯和毛豆毛說得都不對,它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如果非要用美味來形容辛棄疾,我覺得那肯定不止一道菜。辛棄疾最為突出的優點就是,他的創作取材廣泛。除了寫家國大義,他也會寫田園風光,就連尋常人家的普通生活,他也會充滿熱情地記上一筆。”
葛大壯環顧四周,可能是接近中午了,溼地公園裡越來越安靜。
葛大壯吞了吞口水,期待地問道:“啦哆啦,你能不能帶我們去詩篇世界裡?我……我好想青小龍呀……它怎麼樣了?”
古話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雖然葛大壯和青小龍分開了還不到三天,但他已經覺得比三年都要漫長了。
啦哆啦瞭然於心,它拍拍手,二話不說直接就唸起了那個所有人都熟悉的法令:
“去去來來,我為詩仙,走起!”
當孩子們從夢境中甦醒,卻又被眼前的一切給弄糊塗了。
小溪、青草、茅屋——怎麼大家還停留在原地呀?
“咦?難道沒成功?”毛豆毛嘀咕著。
不過,孩子們很快就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奶奶正坐在茅草屋前面的矮凳上曬太陽,那老太太也發現了孩子們,張口說著什麼。
可是老太太的方言,孩子們聽不懂。但老太太的聲音溫柔,表情和善,一點也沒有讓孩子們感到緊張。
孩子們都覺得那是老太太在向他們問好,所以齊齊彎腰給老太太鞠躬,也甜甜地說道:“老人家好!”
小溪兩岸是綠油油的莊稼,一個個子高高的少年正在扛著鋤頭給豆田除草。
不遠處,傳來了“咯咯咯咯”的叫聲,那是閒庭信步的小雞們正在彼此交流。
“你們是誰呀?”
溪頭的草叢裡突然鑽出一個小腦袋,那是個把頭髮剃成了壽桃狀的小孩子,看起來比湯多多四歲的妹妹湯甜甜還要小一些。
他趴在草地上,兩隻胖乎乎的小腳搖搖擺擺,手裡拿著一隻翠綠色的蓮蓬,一邊剝蓮子一邊好奇地盯著毛豆毛他們。
此時陽光正好,一切都是那樣的和睦清新。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啦哆啦的話音剛落,一顆蓮子就被丟了過來,剛好砸在了啦哆啦的眉心。
“哎呦!”啦哆啦揉揉眉心,笑著說:“真是個調皮的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