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托·薩拉生前究竟贈出了多少作品,蘭道夫統計後才清楚。
著實不少。
——這也不怪許多人在報紙上諷刺他。
要知道,真正的‘藝術家’(他們認為的),至少要有自己的堅持,有格調,有道德,有靈感迸發後的火花以及對這火花的合理運用——那就絕不會像維克托·薩拉一樣在短時間內‘繁殖’出這麼多作品。
他沒有賣一個子兒,卻到處贈送。
這隻能證明一件事:他要用自己一錢不值的作品打動一部分人,讓他們替他說話。
他要稱讚,要讚美,要收到雕塑之人的嘴和喉嚨。
他要名聲。
這簡直是那些道德低下的市儈商人們的做法。
注意:這事發生在近半年內。
再詳細一點:三個月內。
可這些‘劣等’作品能起到什麼作用?
只換來嘲諷和鄙夷。
無論收到或沒收到的都如此——好訊息是,蘭道夫行動迅速,很快透過各個渠道給那些持有維克托作品的先生女士們去了信,而回信中也表明:
作品均完好。
並未遺失或損毀。
壞訊息是:多數回信裡都用了大篇幅質疑維克托·薩拉生前行為(由於不能對亡者說不不好聽的,其中用詞很是委婉,但又絕不會委婉到讓蘭道夫看不出來。)
大量的贈送自己的作品,在死後卻盡數收回。
這做法可不怎麼體面。
不過…
沙龍還是來了許多人。
因為泰勒這姓氏,也因為「金煙霧」。
“非凡的維克托·薩拉先生若知曉自己死後會有如此多紳士淑女們因他而聚在一起,想必又能在地獄裡飲上大口朗姆酒了。”
聲音如音符跳動。
羅蘭抿了口香檳,站在正巧能注視整片花園的角落。
路易斯·海曼作為海曼家出席了這次沙龍——也作為其中一件雕塑的持有者。
維克托生前贈送過其中一件給海曼。
黃昏更暗。
隨著諸位賓客依次到場,僕人們抹著汗,將偌大的草坪上擺滿一具具姿態各異的雕像。
——所得贈禮的先生女士們都表示樂意歸還它,並且他們這樣做了。
看在泰勒的份上。
“我在庫房裡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