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老,情難絕。
為了忘卻紅塵的傷痛,謝辰風披星戴月風雨兼程,他早已習慣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
忘卻刻骨銘心的記憶確實很難,,痛苦的種子植入他的血液隨時可能會舒醒,他只能依靠酗酒和疲憊來麻痺自己。
他無心留戀沿途的景象。
沿途也確實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一幅兵荒馬亂衰敗凋零的景象,斷垣殘牆,田地荒蕪,流民衣衫襤褸。
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何時安得廣廈千萬間?
辰風悲天憫人地感慨萬分;自己到底為天下蒼生做了什麼呢?民不聊生的狀態還是沒有改變。
師父要他以天下蒼生為已任的諄諄教誨言猶在耳。
謝辰風離家出走後曾經經歷過一段武林奇遇。他學到了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
師父生平只收了兩個徒弟。一個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受封“平西伯”,驍勇善戰,聲名顯赫。一個是“無情劍客”謝辰風,屬於鳳毛麟角的武林高手。
師父在臨行之時千叮萬囑辰風要去投師兄吳三桂,建功立業,造福蒼生。
民間所見所聞令辰風深知民間疾苦看透明朝的腐敗無能。
雖然長期受到忠君愛國封建思想的教育,但是並沒有改變他出身平民的本質。
他在好友袁承志的引薦下投身於朝氣蓬勃的闖王農民軍。
他今生無悔這樣的選擇。在義軍中,他結識了高瞻遠矚博學多才的李巖,結識了英姿颯爽深明大義的紅娘子。
李巖提出‘均田免糧,視民如親’的主張深得民心。
闖軍勢如破竹風捲殘雲般攻佔京城,建立大順政權。
李巖又及時提出“安工商定民心,清六宮早稱帝,懲貪官撫降將,尤恩惠平西伯”的主張。
“平西伯”吳三桂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民間諺語有“一將鎖天下”的說法。
李自成竟然置若罔聞,他面對榮華富貴柳腰酥胸開始目眩智昏了。
他如痴如醉於歌姬陳圓圓的明眸皓齒柳眉櫻唇柔情似水。
陳圓圓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最寵愛鍾情的小妾。
李巖忠貞進諫直言相告利害關係。
永昌皇帝李自成笑容可掬地誇讚李巖剛正忠貞,心裡卻切齒痛惡他的不識時務。
他詔命李巖代寫招撫吳三桂的聖旨。
大將軍劉宗敏察言觀色卻另有打算。
謝辰風利用同門之誼情理並茂地私信勸降吳三桂。
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吳三桂把潼關交給闖王大將唐通接管,親自率兵進京來降。
然而時事變幻莫測,歷史卻總是如此富有戲劇性,讓人由衷生出‘謀事在天成事在人’的感嘆。
劉宗敏帶兵抄了吳三桂的家產,擄走陳圓圓來個金屋藏嬌打算獻媚闖王。
李巖當機立斷封鎖訊息,請求闖王處罰劉宗敏並且恩惠吳府。
李自成不以為然地莞爾一笑未置可否。
劉宗敏懷恨在心更加肆無忌憚地誣陷李巖想造反,造出“十八子,主神器”的謠言。
1644年6月,李自成心生猜忌頓起殺機殺害了李巖及其弟李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