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濁鹿城內的一眾秦將,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此刻這些糧食和家書對於這支本就搖搖欲墜的代地邊軍會帶來多麼沉重的打擊。
這是一個行將就木的重患,而張機派遣使者送來的十車糧草和家書,看似是在給這位病患用藥治病,但那一劑猛藥,卻足以將一名虛弱到了極點的重患的身體徹底摧毀,就像是餓了許久的饑民若是立刻暴飲暴食,就會被活活撐死。
“秦軍……何其歹毒啊!”
這話子前根本不敢說出來,只能在心裡怒吼著。
要說子前這位代王后裔沒有半分復國的野望,恐怕沒人會信,事實上另外幾名代地邊軍的將領也看得出些許苗頭,但他們都沒有阻止。
為什麼歷朝歷代的造反、起義,往往都需要擁立其他人才能繼續在這條道路走下去?
哪怕是到了清末,也有被迫上崗的某位軍政府首腦黎丨元丨洪,說到底想要建立地方割據政權,絕對要有一個有著足夠威望的人作為首領。
而子前作為代王后裔,子氏在代地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望,自然符合這一條。
最關鍵的是,子前屢立戰功,與軍中諸將關係也極為融洽,而且他識文斷字,讀過許多書,也曾擔任過很長時間的長史和行軍主簿,有著處理政務的手段。
這一點尤為難得。
畢竟在窮困潦倒又飽受異族侵擾的代地三郡,人均教育水平近乎於胎教,識文斷字之人不是被趙國廟堂貶謫來的罪臣,就是來代地避難躲避戰火的貴族和士人,真正的本土代人大多都是沒有半點文化的泥腿子。
同時具備威望和智慧的子前自然也被眾人尊為了首領,但究竟有多少忠心……一言難盡,所以子前根本不敢出聲訓斥。
對於飢餓又思鄉的將士們來說,糧食和家書就是他們眼下最渴望的東西,千金不換!
若是有任何人阻撓,都會被紅了眼的將士們撕成碎片。
子前放棄了阻撓,只能任由秦使送來的十車糧草被伙伕們不經軍令便私自取走生火做飯,他帶著一眾將校們走出大帳,看著代地邊軍們哄搶著要取家書。
“諸位,還請排好隊伍,按照被呼喊到的名字上前來領取家書。哄搶之人,可就別怪我不下發家書了。”
程邈看著烏壓壓一片代地邊軍湧來,最初也是有些恐慌,但旋即也意識到了自家將軍的這條計策究竟有多麼可怕的效果,於是代替代地邊軍的將領們呼喊著,下達了指令。
說來也是可笑,作為秦軍的行軍主簿,前來代地邊軍軍營為使的秦使,竟然一句話就輕鬆讓烏壓壓一片的代地邊軍排好了隊,不少中下級軍官也自發聽從他的號令,維持著秩序。
若非眼前這些將士都是面黃肌瘦的模樣,程邈都以為自己回到了秦軍大營。
程邈看著一眾胥吏呼喊著一名名代地邊軍將士的名字,忽然想起了什麼,高聲道:“諸位,雁門郡和雲中郡兩郡,秦軍暫未攻下,所以沒有這兩郡的家書,實在是不好意思。”
子前聽著這話,有些氣不打一處來。
合著你秦軍沒有攻下雲中郡和雁門郡,還要跟我們說聲不好意思?
這些代地邊軍的將士們居然還真就接受了程邈的歉意,甚至還有出身雲中郡和雁門郡的將士問程邈什麼時候能把他們的家書也送來?
這不是盼著秦軍攻下雲中郡和雁門郡麼!
子前感覺不是眼前的這些人都瘋了,就是自己瘋了!
(2337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