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九的人根本達不到仙古法的上限,沒有必要一頭碰死在以身為種的路上。
轉修仙古法成仙,仙又被稱之為不朽,不香嗎?
長久的沉默之中,所有人都在消化青帝透露出的訊息,麒麟古皇沉吟片刻,他此前也有類似的感覺:
“仙古法注重感悟天地法則,以身為種強調自身潛能開發。
在修行過程中,可根據自身特點,靈活的選擇。
若是能讓兩者結合,當可事半功倍。”
他的聲音雄渾有力,如同洪鐘大呂,震撼著眾人的心靈。
其他至尊們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
有的認為仙古法更為穩妥,有的則推崇以身為種的法門。
他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卻又在爭論中不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仙古法之修行,需感悟天地間的仙靈之氣,與道種相融。但如今我們這片仙域並無強大道種,仙靈之氣亦不穩定,還是以身為種更為適合。
可以至尊之後,再去轉修仙古成仙法!”
“以身為種,可透過自身的修煉,經歷血與火的磨礪,鑄就百戰之軀,不依賴外界仙靈之氣。
然而,其修煉難度極大,需要強大的意志和毅力,修行不到四禁戰力之上的修士,可以建議選擇仙古法,感悟天地自然,也不失為一種天地大道。
比如說李若愚!”
李耳很欣賞李若愚這種與世無爭,一心領悟天地自然之道的性子,這種修士太少了,忍不住開口點播道。
眾人圍繞仙古法和以身為種的優缺點、融合的可能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他們時而爭論激烈,時而陷入沉思,整個悟道臺的這方天地,所有人都彷彿成為了一個智慧的熔爐,不斷錘鍊著眾人對大道的理解。
能悟到多少,能悟出什麼,就看各自的領悟了。
在探討過程中,至尊們還結合自己的修行經驗,分享了一些具體的修行方法和技巧。
他們雖然沒有怎麼修行仙古法,但是一法通,百法明,兩者本就有著一些關係,又研究了很長時間了,人道領域的經文很容易看透。
大帝古皇們以例項為證,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仙古法和以身為種在不同階段的應用。
眾人聽得如痴如醉,不時提出問題,與至尊們進行互動。
悟道臺上的氛圍熱烈而又充滿活力,彷彿一場頂級的饕餮盛宴正在上演,雖然沒有吃食美酒,所有人都如痴如醉。
朝聞道,夕死可矣!
即便是姜雲都有許多收穫,困惑在其他人心中的許多謎團,都在今日解開。
隨著探討的深入,至尊們逐漸達成了一些共識。
他們認為,仙古法和以身為種並非相互對立,而是可以相互補充、相互融合的。
在未來的修行之路上,應當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兩種法門,探索出一條獨特的道路出來。
這場關於仙古法和以身為種的探討,不僅加深了眾人對這兩種法門的理解,也為許多人的修行之路指明瞭方向。
在悟道臺的見證下,至尊們的智慧與力量將繼續引領著眾人,走向更高的境界。
一切並沒有結束,這只是個引子罷了。
在姜雲他們的講解之下,眾人心中已然隱約有了模糊的認識,想要登臨至強寶座,需要在以身為種法門之上開闢新道。
這一點似乎很重要,也很不凡,將顛覆一切修行之路,真正走出自己的道,鑄就不世根基。
強於傳說中仙盟最強的仙王,有望邁入另一個領域!
當然,這一條路很難,目前還沒有人走出。
當他們沒有這種信心之後,可以選擇另一條路,那就是繼續走仙古法,仙古法雖然有著上限,卻是一條穩妥的路。
很多人根本觸碰不到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