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吃完。
沉清很識趣地及時抽身,連讓吳遠說聲謝謝的機會都沒給。
從招待所回到家,媳婦楊落雁正在準備隔天掃墓上墳的貢品。
兩條紅尾大鯉魚已經收拾出來了。
雪白的大饅頭也在灶房裡蒸上了。
除此之外,滿地的紙錢,金紙和銀紙的元寶和串串錢,牆角堆了一大堆。
吳遠看著愕然道:“這也太多了吧?”
楊落雁手上動作不停,給他一個白眼道:“給爹孃的,哪有嫌多的?”
隔天一早,農曆三月初一。
天剛矇矇亮,楊落雁便推開吳遠的糾纏,起床了。
吳遠也沒了睡意,起來跟著幫忙。
一氣忙到了八點來鍾。
一家人吃了早飯,各式各樣的貢品也全都收拾出來,放在笸籮裡,足足放了倆笸籮。
再加上用花布抱起來的各式紙錢。
吳遠一個人根本拿不完。
再加上倆孩子,倆口子四隻手,根本照顧不過來。
說話間,三姐吳秀華和熊剛到了。
留在院子外面的貢品和紙錢,也是不少。
見狀只能道:“我們這屬於出過門的閨女,必須等你之後,才能去。照我說,你帶著落雁去就行了,別折騰倆孩子了。一會讓倆孩子在供桌前磕個頭就完了。”
這就是規矩與現實的衝突。
吳遠倒也不迂腐,看著倆孩子蹭蹭走路的勁,真帶他們去,憑他們那小短腿,不知道得走到何時。
至於開車去上墳?
咱畢竟不是做給旁人看的,沒必要,不至於。
於是吳遠和媳婦倆口子,提上倆笸籮和紙錢,徑自出了門。
留下三姐倆口子,在家幫著帶孩子。
今兒風和日麗,有著書裡春天所有的美好。
仔細看去,湖裡地裡透著越來越多的綠意盎然。
一路和熟人如常地打著招呼,倆口子不覺間來到自家的田間地頭。
看著掩映在桑樹林子中的新碑舊墓,是那般肅雅別緻。
伴隨著三棵青松傲立,令人心生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