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七章:套近乎
何超華沒有想到,自己和白虹第一次過來加工場這裡,很幸運的碰見到林強了。手機端
“何書記和白主任今天親自過來我們加工場,歡迎歡迎呀。”林強連忙招呼道。
何超華也連忙前跟大家握過手:“我今天是專門跟白主任過來看看你們加工場建得怎麼樣了,還想看看需要我們社群提供些什麼幫忙。林總今天那麼巧也回來了?”
“那真是太感謝社群和何書記的關心了。我也剛剛從陽州趕回來。”林強道。
“林總客氣了,這本來是我們社群應該做的工作。”
林強把李婉介紹給兩人認識,又讓工人給自己和何超華、白虹拿來了新的安全帽,帶著他們一起去參觀了在建車間,並詳細介紹了加工場的整體佈局和建成後的生產規模。
何超華聽說加工場的總投資超過了一千萬元,不禁暗暗乍舌。要知道,自從高橋鎮併入了源潭鎮,變成社群之後,過去的2006年,整個社群的集體總收入也只不過是三、四百萬元,其,主要經營非金屬礦產、納長石、瓷沙等購銷業務的高橋鎮經濟發展總公司貢獻了總收入的六成以。
高橋社群範圍裡有著大大小小的瓷砂場近十個,其吳記明有一個大的瓷砂場在社群裡,不過這些瓷砂場當初都是由每個村自己租出去的,租金收入歸村委所有,社群並沒有從得到什麼收益,可有關安全、環保、復綠等責任落在了社群頭,何超華自然有些不願意了,從前年開始向源潭鎮裡提出,要求社群內的瓷砂場按月向社群繳納一定的管理費,鎮裡考慮到社群光負責任,沒有一點回報也是說不過去的,便同意了何超華的提議。
瓷砂場的老闆也清楚,級有關部門下來檢查時,很多時候是需要社群出面疏通的,每個月交納一定的管理費是很應該的,便也沒什麼異議,光是這一項,每年能為社群增加
近百萬元的收入。
管理費是按照瓷砂場規模大小不同,分不同的檔次來收取的,從每個月幾千元到過萬元不等,吳記明那個瓷砂場是規模最大的,管理費自然也最多了,每個月要繳納二萬六千元。現在林強他們這個加工場總佔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管理費至少都要每個月五萬元以了。
按照林強介紹的生產規模,他們這個加工場每個月加工出來的成品價值都在三千萬元以,區區五萬元的管理費對加工場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可對社群來說,每年可直接增加五、六十萬的收入呢,所以,何超華代表社群來了解下情況,表達下關心也是必須的。
“林總,說起來我還是你的小師妹呢,我也是從高橋學畢業的,不過林總你低了六屆,我剛初那一年,聽到你考北京裡的大學的喜訊了,你三兄弟可是我們那時候學習的榜樣呢。”白虹笑著對林強道。
“那白主任應該認識我三弟林輝了?”林強問道。
“認識。林輝我高一屆,他是跟吳老闆他們一屆的,不過好多年沒見過他了,他現在還是在廣州嗎?”
“住還是在廣州那裡住,他老婆還在海珠區那邊班,但林輝這二年都在陽州那邊,過段時間可能要回來鳳城這裡開拓業務了。”林強道。
何超華道:“我聽白主任說起,才知道林總幾兄弟原來是我們高橋社群最有名的青年才俊,林總還是我們社群首個考首都大學的大學生,真不簡單呀。”何超華是從其他地方調過來的,之前對林強他們的情況並不是很瞭解。
“那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林強笑道,看了看時間,道:“何書記和白主任還沒有去過我果園吧?果園裡的環境還是不錯的,現在也快到下班時間了,我想請兩位跟我和李總一起到果園那裡去品嚐自己養的麻黃雞。李總以後負責管理這個加工場,少不了要經常去社群麻何書記和白主任,還望以後兩位多多關照。”林強道。
何超華正想著如何跟林強套近乎呢,他主動邀請他們去果園吃飯,自然是忙不迭答應下來了。
李婉是坐林強的車前往果園的。
“怎麼樣?曉怡在惠城那家早餐店開業還算順利吧?”
“還成,三天的試食活動結束後,得到了大部份食客的認可,現在每天的營業額保持在二千元以,還穩步升。第二家分店過幾天又要開張了,陳小姐還說到時候要請你過去捧場呢。”林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