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五章:手機彩信
劉華已經以度假村的名義註冊成立了陽州碧水灣旅遊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並以旅遊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出任地產公司的法人代表、總經理,那片223畝的土地被置入了到地產公司裡,出讓股份所融到的資金也順利轉入了地產公司的專用帳戶,其吳金、向志宏他們一共轉入了一點四個億的現金,惠城建工的六千萬則是以掛帳的形式先記著。手機端
為了便於今後的統一管理,經過幾個股東的協商,決定把星級旅遊酒店專案也置入到地產公司裡。在這個專案,旅遊公司是以土地入股,並負責前期的各種相關手續辦理,佔有35%的股份的,何遠的陽州宏遠房地產公司則負責投資興建,佔65%股份。把專案轉入到地產公司,對何遠、林強他們的影響並不大,對認投了地產公司股份的吳金他們可又是一大利好了。
林強只在地產公司裡給自己安了個策劃總監的名銜,讓李婉代表投資公司出任副總經理,何遠也代表宏遠地產在其出任副總經理。在林強的提議下,孟茹代表吳金、向志宏、曾力、李大全他們一方,也出任地產公司的副總經理,程國華則堅持只出任地產公司的工程總監。
這樣的安排也是林強周密考慮好的,畢竟自己是初次涉足地產開發行業,這樣的安排可以充分藉助何遠、吳金他們這些行業資深人士的豐富經驗,不至於走太大的彎路和出現大的方向性偏差,而且,有了程國華出任工程總監,在工程建設也可以充分藉助惠城建工的實力優勢,至於提議讓孟茹出任副總經理,林強還有著更深層次的考慮,暫時還不想告訴大家。
地產公司成立當天,在新建成的度假村辦公區二樓會議室裡,召開了首次全體股東會議。曹旭帶著剛剛從廣州設計院拿到的整體規劃方案,和聞婕、覃曉花、小彥專門從廣州趕過來參加了會議。
林強在會議首次向大家詳細介紹了地產公司的發展方向和具體計劃,並用幻燈機把整體規劃方案裡的俯瞰效果圖放大投影到大螢幕,親自走到螢幕前,鼓動如簧之舌,用激昂、煽情甚至蠱惑人心的語言把別墅計劃隆重向大家推介了一遍,下面的人不自覺的被帶入到他的節奏當,很快被他的激情所感染,議論紛紛,臉都充滿亢奮之情。
坐在下面的覃曉花和聞婕、小彥相視一笑,她們雖然早領教過林強的忽悠之道,可也不得不承認,林強給大家描繪出來的美好藍圖的確讓人有著一種振奮和期待。
會議當場討論確定了當前需要馬投入進行的工作,首先由工程部組織人手把周邊圍牆砌起來,另外,跟丁蓉的綠化景觀公司合作,對整片土地進行綠化改造。這片土地緊靠山邊,有很大一部份還是山坡地,需要把原來山坡雜七雜八的植物全部剷除掉,根據地形平整好土地後再重新種植草皮和景觀樹木。
在會議的最後,林強又丟擲了一個讓在座所有人都驚喜不已的全新計劃。
他重新把那幅航拍圖投影到螢幕,指著他們那片223畝土地對開的位置問大家道:“你們有誰知道這一大片土地是屬於哪個單位的嗎?”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臉茫然,東北面一直是屬於落後的郊區,平時大家都很少去關注。
“那裡應該是屬於陽州市光明華僑農場的吧?我記得小學的時候曾跟著學校的娛隊去過那裡表演。”李婉有些不確定的小聲道。
(ps:碼字不易,《儒商》首發易雲閱讀,請大家多多支援正版。另求月票支援,多謝!)
林強朝她豎了豎大拇指,用手指在航拍圖畫了一個長形的大圈,道:“李總說得沒錯,這一片範圍都是屬於陽州光明華僑農場的,總佔地面積一千八百六十多畝。吳總和向總是前輩,應該不會對華僑農場太陌生,但你們這些小年輕可能沒什麼印象了。”林強邊說邊笑著指了指下面的李婉、孟茹和小彥。
眾人都被他這種故意的倚老賣老逗得大笑起來,吳金和向志宏笑著點了點頭,像他們這種年紀的人,對誕生於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華僑農場自然有著深刻的印象了,而林強自己對於華僑農場的印象,則已經有些模糊了,只記得在鳳城一學時,班有一個綽號叫“蝦公”的同學是來自於當時的鳳城縣江口華僑農場,他曾跟班的其他同學一起去過那裡。而覃曉花、何遠、周媛他們來自於京城大都市,華僑農場又大部份位於南方省市,自然也沒有什麼印象了。
李婉、孟茹、小彥她們雖然林強小不了多少,可是因為相差了這幾年的時間,華僑農場正是在她們剛初期間,迅速的被人們遺忘,當然也是沒留下什麼印象了。
林強待大家笑聲靜下來,道:“看來我今天要給大家惡補一下這段幾乎被遺忘的國外交史了。”
他早專門蒐集過陽州光明華僑農場的資料,順便也對這種成立於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牌國營華僑農場作了詳細瞭解。
見大家都滿臉期待,林強清了清嗓子,很正經的介紹道,世紀50年代末,印尼、印度相繼發生嚴重排華事件,華人財產被掠奪,流離失所。“沒有壓迫和剝削”的新國成了他們的嚮往之地。國政府派出多艘輪船把這些要求回國的華僑接回了國內,為此在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海南等地成立了多個國營華僑農場、農墾場、林場,集安置,讓他們有了安居之所,並讓他們參與國家的建設。
這些回到了自己祖國的華僑,來自不同的國家,命運卻十分相似,依然固守著祖籍地和僑居國的語言和生活習慣,堅持講印度話、白話、客家話,特別是後來的越南難僑,哪怕是做一道越南涼雞,也一定要用產自越南的魚油做調料。他們的固執,讓自己變成外人眼的陌生人,導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融入到當地生活之,廣大歸國難僑的生產生活水平相對較低,加華僑農場由於政策性、社會性負擔較重,其內部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對滯後。
直到70年代後期,國家恢復了對華僑和僑眷的出國審批,並進一步簡化了審批程式,有親屬在香港或他國的歸僑紛紛申請移居香港或他國,華僑農場和它的居民開始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成為歷史記憶。那些沒有海外關係,也不想再流離的人便留了下來,落葉生根,留守在各地的華僑農場裡
國家對華僑農場的改革和發展也十分關心,明確了華僑農場要走我國農村改革的道路,徹底改變現行農場的經濟體制,逐步調整產業結構,切實擴大生產經營者的自主權,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特別是歸難僑的積極性,促進華僑農場自我發展、自我積累的能力,確實提高歸難僑的生活水平。
陽州這個光明華僑農場原來是一個畜牧場,當時有600多名的山下鄉知識青年,因為接僑才改為後來的華僑農場,當年總共接收了3000多名歸國難僑。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祖國也只能給這些難僑們一個棲身之地,可沒有能力給他們所期盼的美景,當時這裡的條件非常艱苦,荒無人煙,是靠著大家的雙手一磚一瓦把農場建設起來的。
隨著國內經濟環境的好轉,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這裡也經歷很大的變遷,那些有能力、有關係的人大都遷走了,可農場裡依然有著幾百戶家庭,1998年劃歸屬地陽州市管理,新千年初實施了經濟體制改革,成為市屬市管農業企業,屬於典型的農業地區,主要產業有水稻、桑蠶、水果、蔬菜,其新千年初從廣西林業廳引種速生桉、相思樹獲成功,已產生相對較好的經濟效益。
“怎麼樣?我的講解還算簡明易懂吧?大家怎麼樣也得給點掌聲鼓勵一下吧?”林強拿起桌子的礦泉水喝了一口,道。
“林總,你不是想打華僑農場那片地的主意吧?”吳金問道。
林強笑了笑,道:“我瞭解過了,華僑農場現在沒有什麼真正有高效益的產業,我有一個想法,是不是可以跟市裡溝通,共同對華僑農場進行開發。”
“林總有什麼詳細的計劃,快說來聽聽。”向志宏坐直了身子,興奮的道。華僑農場裡可有著一千八百多畝的土地,想想都讓人激動。
林強又賣了個關子:“我只是有這個想法,還沒有具體計劃呢。而且,我還沒考慮好,是以我們投資公司的名義去操作好呢,還是以旅遊公司的名義,或者是地產公司的名義好,不過大家放心,既然我提前把這個想法說出來了,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參與進來,人人有份,免得吳總到時候又說我好處佔盡了。”
吳金笑著瞪了他一眼。
林強的這個新設想可以說是一個超級大計劃了,連李婉、曹旭、覃曉花他們都沒有聽他提起過,更別說吳金他們了,大家都被他的大膽設想所驚歎住了,也在心裡暗暗佩服他做什麼決策都是謀定而動,提前做足了準備功夫。
林強也不理大家的追問,只說計劃還在準備之便宣佈散會。劉華已經在湖木屋安排好了宴席,大家盡情暢飲了一番。
處理完陽州這邊的事後,林強和覃曉花開車趕往鳳城,小彥則坐曹旭的車回廣州,李婉自己開車過去,金萬基豪庭下星期要進行第二次開盤了,有些事情還是需要他們回去拿主意。
剛剛進入鳳城下了高速,李婉便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陰陽怪氣讓她檢視手機彩信
**********************************************************
《儒商》正線上寫作,很希望能看到大家的評論和建議。
等更的朋友可以先閱讀《時光啟示錄》,瞭解林強早期的成長經歷。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