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興四十七年就這樣跌跌撞撞,在各種動盪中無奈走完,可接下來不是祥興四十八年,而是同治元年。
這時,天下人才恍然發覺,統治大旭四十七年的祥興皇帝,真的已經死去,他現在只是太廟中的仁宗。
新帝新年新時代,並沒有一掃祥興末期的頹勢,大旭的國運依舊朝著不可逆轉的深淵滑落。
同治元年一月,整個大旭四十八州,光是報入京城鬧上邸報的叛亂就有一百五十三起,烽煙滾滾。
而攝政王一手主導的“封諸侯以尊正朔”之大策,似乎也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一大批節度藩鎮在大旭各地出現,儼然國中之國。
伏魔將軍府,玄衣衛指揮使姚平自外面風塵僕僕趕回,他親自捧著一個木盒,要送到周柏手中。
“報,主公,天涯閣送來最新信件。”
府中路過的大臣將官,甚至值守的道官都有為之側目,什麼東西,需要許久未曾露面的姚平親自送。
玄衣衛如今成為將軍府,都預設且很忌憚的存在,兩個指揮使,姚平對外,姚安對內。
也有好事者,將姚平負責的人手稱之為鷹衛,目光所及是天下,姚安負責的人手稱之為狼衛,目光所及是老巢內部及附近。
書房中,周柏從暗格中拿出一把鑰匙,然後開啟剛剛送來的密信木盒。
他很期待裡面的內容,因為這是天涯閣成立後,第一次全部聯絡上,並且每個人都交換了資訊。
天涯閣,是周柏提議成立,名字也是來源於他在金庭洞天閉關時,留給其他進士的一句詩。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其本意就是,聯結祥興四十七年這一屆的進士人脈,四十八位天人進士,來自天下各地。
天涯閣總部設立在居於天下腹心的洛州,由周柏的好友洛州人士司傑照看,其他天人進士的書信訊息,可以送到洛州天涯閣進行中轉匯總。
不過在周柏未獲封天爵伏魔將軍之前,送到天涯閣的信件少之又少,來來往往都是司傑、龐樂生、施修等幾個好友的資訊。
直到伏魔將軍開府,捕獲兵艦,名聲大噪,他一舉推動的人脈網路,才算是真正發揮作用。
天人們也意識到,在此等亂世下,哪怕是天庭也不能保他們安然無憂,互通結盟是很有必要的。
這不,同治元年的第一批訊息交換,包括周柏在內的四十八名進士天人,都送了自己知道,及想要詢問求助的訊息到天涯閣。
周柏用特製的秘鑰開啟木盒,裡面整整齊齊疊放了四十七封信件,每封書信的字跡都是筆走龍蛇,各有千秋,無一不是書法大成者。
“徐州鹽販李伯升,控制十三座大小鹽場,上百路私鹽販子聽其號令,地方官員皆被其滲透,疑有大志。”
“去歲冬,新任臨山郡節度使樊崇,大肆招攬部眾,綠林軍增至五十萬,一郡之力絕無法供養。自此信發出時,其先鋒大軍十萬直指泰州泰鶴郡,打的旗號是泰鶴州郡守謀反,臨山為朝廷屏藩,當為朝廷出力掃清叛亂。”
“湘州鐘相起兵造反,率三萬水賊一舉攻佔洞湖郡,氣運勃發,察其軌跡,潛龍無疑。”
“梁州西原郡王,率先鎮壓域外戰艦,掃清境內鬼群,得百姓士紳擁戴。郡王懷疑先帝遺詔存偽,公開指責攝政王控制幼帝,號召天下有識之士起兵清君側,如今梁州已有半數郡守聽王府命令列事。”
“大旭朝廷正瘋狂聚攏天下資源,各地精兵皆調往中州、洛州、汴州等核心控制區,修繕城池,增加關卡……朝廷應是想放棄四方邊角之地,固守中原,以待天時。”
“西蜀潛龍眾多,宗派群起入世扶龍,眼下有潛龍氣象者就有九位。”
“北境,陵州六皇子與州督發生矛盾,朝廷下旨訓斥州督,六皇子得以入主州衙……”
周柏將信件一一翻閱,在心裡就對天下局勢有了個直觀感受,比看邸報、靠尚未鋪開攤子的玄衣衛收集訊息,要詳細準確很多。
沒辦法,能進天涯閣的第一批成員,都是祥興四十七年的二甲進士,哪一個不是精英中的精英,氣運地位一樣不缺。
甚至很多人出身的家族,基本上就是世家郡望,如周柏這種鄉族出身而中進士的,一個都沒。
而且可能是為了彌補之前冷澹的態度,這些進士同年,都是互相傳遞關乎當地潛龍和藩鎮梟雄的相關資訊。
因為這是周柏感興趣的,伏魔將軍府佔據半個北安郡,誰還看不出他要做什麼。
事實勝於雄辯,周柏如今乾的事,就算不去爭最後的位置,起碼也要割據一方。
看完信件,周柏又提筆寫下,他的幾個判斷。
一個是關乎天象,大澇之後必有大旱,同治元年必為大旱之年。
第二就是靈潮,現在已有靈氣噴吐跡象的山川,一定要牢牢佔據。
最晚在六月,也就是夏收時節,凡間的靈氣潮汐將達到一個峰值,各地生成的靈脈也將“成熟”。
第三是根據靈潮高峰的判斷而來,那就是務必在六月前,相助當地官府或者豪強,消滅紮根的域外戰艦。
這不僅是獲得天功,提前轉為天官的途徑,更是因為,青墟界的第二波戰艦入侵應該也會選在,凡間靈潮高峰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