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臣力主出兵,打一場立國之戰,但周柏並未同意,僅僅是調派部分道官支援,甚至連禁軍都沒動。
邊城郡防務周柏是交給焦圖的,手下有三萬守備軍,其中不乏邊軍老底子。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焦圖未求援的情況下,他斷然不會輕易出動禁軍。
關鍵是,定西既然出兵,那定候雷浩渺又豈能看著。
雙方結盟一致對外,能對付誰,只能是對付安北國。
十月十八日,定西軍後續攻城器械輸送到位,開始對門句關發動進攻。
十月十九日,定國禁軍,也就是原州軍三萬人,抵達龍豐郡與瑞南郡交界處,前鋒小股軍隊主動發起襲擾。
同時兩線開戰,令安北國壓力倍增,支援力度日益加大。
從最開始只是往前線輸送甲械、糧食等物資,到後面開始漸漸支援民兵、輔兵。
十月底,當定國寧江水師大舉南下,一舉攻陷瑞南郡最南端,寧瑞縣所轄寧瑞渡口後,前線震動。
坐鎮前線的周遠請援,水師差距過大,請派精銳於陸地反攻。
若反攻取得戰果,則定國水師必須分心照拂沿江後路,不敢輕易北上。
周遠負責應對定國,他既然提出援助建議,周柏自然不會置之不理。
可他目前就是要儘量讓內部安定積蓄幾月,整訓禁軍各部,穩固國家體制。
如此只能是速戰速決,既要打退定軍取得戰果,又不能拖延。
於是周柏派出褚凱率玄甲騎五千,胡江率龍蛟鐵騎五百,疾速南下。
軍令很簡單,自選目標,向南打,能打到哪裡算哪裡,在能保全自身回返的情況下,破壞敵軍北伐戰略。
龍蛟鐵騎不用說,馬匹是日行千里的蛟馬,人員是精銳中的精銳,單體素質甚至可以比肩伏魔軍。
而五千玄甲騎,裡面只有多半是老兵,所以說此次周柏也存了練兵的心。
定國前身是定州精華地區,軍事力量強大,可限於近年天災連連,糧食銳減。
為保證八百銀蛟騎的資源供給,現在供養的普通騎兵數量大幅削減,只剩下近三千騎。
根據前銀蛟軍隊正胡江的說法,軍中將領,包括州衙文官都對銀蛟軍佔據過多資源,而無法發揮大用,多次提議削減。
因為一百銀蛟軍的資源,足夠再組建一衛新兵,更明顯增強軍隊力量。
當然,雷浩渺終究是多年總督,目光哪會如此短淺,還是強行保住目前的騎兵規模。
周柏不能確定兩國騎兵交鋒的第一戰,是勝是敗,但總歸有些信心。
你雷浩渺之前受限於朝廷名義,不想當軍閥隨意擴張地盤,騎兵一直就是養著,只在針對青墟入侵時用到過。
而安北軍得益於周柏的佈局,騎兵種子常年在草原廝殺,大小戰無數。
哪怕是五千騎中的一半「新兵」,那也是馬背上的好手,絲毫不懼前大旭的經制騎兵。
【穩定執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
全沒有料到,一直處於守勢的安北軍會主動出擊,加上情報中集結在安都城整編的禁軍沒有動靜,是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一天下來折損上百名哨騎,外圍呼應的數座軍寨也被強行拔除,在四方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定軍根本別想再對寧瑞縣城有大的攻勢。
迫於無奈,定軍主帥雷振向雷浩渺申請後方騎兵出擊,起碼要遮蔽住主力附近,免得被突襲都不知情。
其實定國騎兵此戰是隨軍北上的,只是因為最初是攻城戰,暫時在龍豐郡後方草場修整,等待命令。
十一月五日,兩千定國騎兵奉命疾馳支援前線,結果半路遭到褚凱率領的騎兵主力突襲。
沿途策應的定國道官,同樣被安北國道官無情截殺,對方沒有三境執行這等「小」任務,黎元親自出手沒讓一個逃脫。
沒有額外情報支撐,沒預料到安北軍騎兵繞路突襲,以少勝多,毫無勝算。
不過即使如此,其中的五百銀蛟騎也展現出驚人的戰力,數次反衝鋒,差點給突出重圍。
只是這些銀蛟騎沒想到,退路還有五百龍蛟鐵騎等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