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輔的中極殿大學士張栩自然當仁不讓,他甩了甩袍袖,站在中臺最前方高聲道:“諸生都請聽好了,第一場為詩詞,主題不限,用時為半日。”
張栩的朗朗洪聲透過法陣傳到每個考棚,然後在中臺大殿的寬廣立柱之間,出現一面面巨型光幕,所有考生幾乎都能看到。
而且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每個考區所在的殿閣前,也有一面稍小的法力光幕。
難道是顯示題目?
正如周柏所想,很快,法力光幕上出現幾行字樣。
第一場,詩詞。
主題:不限。
請考生髮揮水平,寫出生涯最佳。
限時:不限。
建議兩個時辰,申時開始第二場考試,請以日晷為準。
然後光幕上再次閃動幾下,一座日晷的投影出現在光幕上,指標刻度清晰可見。
日晷,就是觀測日影記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指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
而且因為這日晷投影的本體在皇宮,是直接針對太陽運轉計時的法寶,並不會受天氣影響。
幾行簡單的文字,意思都很明顯。
不限主題,就是希望考生自由發揮,儘可能寫出文氣更高的詩詞。
而不限時,又建議兩個時辰,這是根據會試規定而來。
三場考試結束後,才會統一收卷,一般第一天考兩場,第二天、第三天考最後一場。
哪怕到最後一天最後一個時辰,再去完善詩詞內容也是可以。
當然,大部分了解往屆會試題目的舉子,都不會認為真到後面,還有精力去扣一字一詞。
最後一場,兩天都考修道相關,極其消耗體力和精神,官方建議兩個時辰自然是有道理。
周柏看了一眼現在的時間,己時剛過,未時吃飯,兩個時辰完全夠用。
不同其他人,還要分析自己擅長的方向,敲定自己要寫的主題,他只需要翻閱藍星記憶的藏貨。
一邊研墨,周柏的腦海中就已浮現諸多著名詩詞,都是這個世界沒有出現過的。
沒錯,周柏要抄,他現在雖然確實有很高水平,金紅之詩都能信手拈來,但在今年的會試完全不夠用。
按照一般情況,如前幾屆會試,赤金之詩就有同進士的希望。
可在今年,三萬舉人同場競技,只有顯出青氣的金青之詩才有幾分看頭,不會落後太遠。
要想第一場就確立優勢,青詩是必須的。
番邦屬國除開不算,一州平均只出兩首青詩,四十八州也有九十六首。
澹青之詩都只能排在前百靠後的位置,再以前三甲名額來算,一甲、二甲自是沒希望。
周柏看了一眼自身的一股青運,又想起之前望氣的那些大熱人選,起碼有十位超過他。
甚至像吳州解飛塵、揚州王光、中州虞元……這幾個都是青氣凝成華蓋,鴻運當頭。
儘管寧江龍王已經對這屆春闈往高了看,但也沒料到一股青運居然只算是二甲中游。
三月二十五日還有殿試,不過殿試是一種天庭的加測,並不會改變太多排名。
周柏如果爭不到一甲,二甲前十必須要有,根據慣例,二甲前十才會有天道築基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