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其實根本就不是素質問題,而是人的心態和生活節奏上的不同造成的習慣偏差。
這是大環境造成的,有些東西就算想學都學不會,也沒有必要覺得對方多高階。
以偏概全的上綱上線才是錯的!
不過有一點必須要承認,哪怕同樣脫離了基本生存需要,老家人在鬆弛這一項上,無論是跟泰國窮開心的老百姓比,還是跟歐美那些生活無憂的中產相比,結果都是輸的。
這就是龐加萊先生一直想要告訴山鷹,但是山鷹始終無法理解的點……
無論山鷹怎麼做,他那種源自骨子裡的緊繃,讓他無法完全放鬆的同時,還會帶動身邊的人加快節奏。
山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最放鬆的一天,其實是喝醉的那天……
他和泰莎一起幹了一連串的混賬事兒……
但是事實上並沒有誰因此而受傷,也沒有誰把他當成笑料,反而大多數人都很開心,甚至衍生出了讓甲米旅遊井噴的美食節。
而山鷹酒醒後做的不是回味那天的放鬆和開心,而是追尋自己幹過的蠢事,想要彌補自己的‘失誤’,挽回丟失的形象。
工作和生活無法做出區分,這就是山鷹的問題所在。
他首先不可能這麼堅持一輩子,同時長期跟他在一起的人卻會覺得很累!
之前山鷹一直感受不深,但是也不知道怎麼的,當殺人蜂他們以朋友的態度出現在落日山,現場笑聲開始變得頻繁的時候,山鷹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他一直把自己擺在管理者的位置,卻無法有效區分上下班的狀態,或者乾脆就是他上班下班都一個樣。
哪怕他自認是一個會聊天,且樂意傾聽的人,但是現實就是屠夫、鴿子他們跟自己一起的時候的快樂濃度,還沒有殺人蜂他們短短時間創造的高。
有些東西就是那麼一下,你想通了,就想通了,沒想通就永遠意識不到……
龐加萊先生可能是現場最關注山鷹的人,當山鷹揪著瑪塔的耳朵教訓一通,然後一邊大聲的說笑,一邊組織人手去山頂幫忙的時候,這位老人家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
艾迪端著一瓶啤酒坐到了龐加萊先生的對面,皺著眉頭說道:“你總是盯著山鷹幹什麼?
我這麼多年都沒有見過你認真工作過,我可把錢都投在這邊了,你可別捅婁子。”
龐加萊先生看狗屎一樣的看著艾迪,說道:“投資是山鷹的主意,他贏了你們才能贏。
你有沒有看出他的變化?”
艾迪瞪著眼睛搖了搖頭,說道:“變化?什麼變化?”
龐加萊先生搖頭說道:“山鷹在慢慢的變的像個BOSS……”
艾迪好奇的說道:“他還需要變嗎?
他手裡掌握的資金比我一輩子掙的加起來都多,他本來就是老闆好吧!”
龐加萊先生搖頭說道:“我見過很多成功人士,山鷹的能力相比他們一點都不遜色。
但是他過去無論表現的多優秀,他給我的感覺都是在打工!
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甚至可以說很苛刻,這樣做也許能從工作中獲取成就感,但是沒法兒獲得幸福感。
沒有人的事業能夠一帆風順,更沒有人能一直成功。
當成就感開始降低的時候,就是工作讓他覺得痛苦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