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裡有孩子中暑,這要是放在普通人的旅遊團裡,嘰嘰喳喳的肯定要鬧一會的。
可在張凡他們的這個隊伍裡面,真的不叫事。當然了,這個不叫事,是輕微型中暑,而重度中暑,90%的都需要進icu。
別覺得這玩意好像很常見,每年夏季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老人倒在這個小小中暑上。
而大家中暑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不懂這玩意到底是怎麼回事。
中暑的主要特徵就是體溫過高大於40°,如果再進一步的話可以分為,分為運動型和非運動型。
高溫度高溼度的環境下極其容易導致中暑,很多人不明白中暑的原理。
蒸發是哺乳動物主要的熱量散發機制,比如狗狗伸舌頭,而人類的面板就是等於狗狗的舌頭,當然了面板不能伸出來舔一舔。
當環境溼度超過75%的時候,就代表著蒸發無效,通俗的說,就是無法出汗。
很多南方的老年人,在家明明溫度也不高,也就三十多度,結果中風了,嘴歪眼斜流口水,家裡人說是被風吹的,然後原本封閉的環境又弄了一層封閉膜。
好心辦成壞事,老人死的更快了。這種中風其實是一種中暑,在醫療上有一種名字,叫熱中風。
隊伍裡的小女孩啊,估計昨晚太興奮,晚上沒休息好,然後下車就中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西北沒有這麼潮溼啊,面板喝不了這麼多的水,一下就給弄中暑了。
這裡面有巨大的個人因素,有的人就沒事,比如張之博,一頭的汗,一身的汗,熱是熱,但他不會中暑。
薛飛一把抓住小女孩的胳膊,平放讓她躺在自己腿上,直接讓人群散開!
中暑的急救步驟,首先脫離這個中暑環境,第二快速冷卻,冰塊放置在腋窩、腹股溝、脖子,有條件的可以用風扇增加蒸發冷卻。
可以說,急救高手可以在短短几分鐘內就能讓中暑患者出現冷卻發抖的狀態。
直接可以從40°快速下降到38°以下。發抖之類的並不是說零度以下才會有,而是人體大腦本來預計的是四十多,結果你快速降低到了38°。
它會恐懼,然後立刻命令運動肌進行運動開始發熱,這就是為什麼高燒的患者會出現發抖的症狀。
高燒和中暑的發熱是不一樣的,高燒是大腦先把閾值提高來殺死細菌或者病毒,從外朝內的一個溫度提升,什麼收縮血管了,比如四肢冰冷,頭腦發熱。
比如什麼抖動發熱,這都是高燒的症狀。
而中暑則是全身已經高溫。
等患者脫離高溫狀態後,就開始靜脈或者口服補液。
這個補液,不是單純的大量喝水,而是電解質水。光喝白水是不行的這個時候,會導致電解質紊亂的。
張凡都還沒走到患者身邊,薛飛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小女孩估計是有點羞澀,假裝著閉著眼睛,可抖動的眼睫毛還是出賣了她。
一群醫生面前,裝昏迷是不可能的。
「生理鹽水,開一瓶!」
嘭!巴音一把就把鹽水瓶蓋就給幹開了,說實話這一招,張凡絕對沒巴音做的帥。
「行了,趕緊張嘴喝水,不然你巴音姐姐又要給你扎針了。」
小姑娘趕緊張開了嘴,咕咚咕咚的幾口下去,明顯就好了很多。
首先孩子額頭上汗珠子出來了!
站在邊上的張之博看的口水都流下了,也不知道他為啥這麼嘴饞。
手指頭塞進嘴裡,抬頭看了看他老孃和老爹,然後嘆了一口氣。
要是隻有自己的老子,張之博肯定會說自己也中暑了,怎麼也要混
一瓶這個看起來很好喝的生理鹽水水。
因為5%葡萄糖水水,他是喝過的,雖然比不上飲料,可也挺好的喝的,微微甜,比白開水好喝。
可惜老孃在,自己要是張嘴這樣說,不用想,換來的肯定是一巴掌。
日常中,如果沒有生理鹽水,可以弄點糖鹽水,或者鹽汽水還有現在市面上的電解質水,都是可以的。
至於中暑後立刻給予藿香正氣水,對於孩子是禁止的,對於處於昏迷中的患者也是禁止的,還有酒精過敏的患者。
至於患者解除昏迷以後,給不給藿香正氣水,這個看患者的使用習慣,有的人覺得有效,有的人覺得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