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又緊接著說道,“張院的水平看來是沒有一點問題的,我有個病號,他的體型和這位戰士的很相似,要不,我現在讓我們醫院把資料給傳輸過來。”
他看著張凡。
“謝謝,謝謝,不用了。相信我,他的結構圖已經在我腦海裡了。”
幾個人說的都是相當中肯的意見,張凡心裡暖暖的,他為醫生這個職業而自豪。
是,很多時候,有很多的醫生,偷偷摸摸的拿點好處,但,面對困難,面對災難的時候,他們這個職業沒有丟人。
就如有個影片一樣,看著都讓人流淚,“你們是哪裡的?”
“華西的,你們是哪的?”
“山醫的!”
“加油,保重!”
“保重,加油。”
為的是什麼,其實就是為了患者,當這些專家認可了張凡的水平後,有一個算一個,不停的給張凡想辦法,不停的給張凡出主意。
他們沒有高座壁上,也不會袖手旁觀,因為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
只要有點良知的人,不管是什麼職業,不論男女,在這種時刻都會伸出援助之手,這或許就是華國血脈能延續幾千年的因緣吧。
沒辦法了,沒有什麼好辦法了,現在只能指望張凡的技術。
“建立血管!準備放大鏡!”張凡點了點頭,直接開始下令。
原本血管神經手術,用顯微鏡更精良,放大倍數更好。
但患者燒傷太嚴重,不光切開了氣管,身上各種的通道引流管太多太多,太佔地方了。顯微鏡體積太大了,不適用,只能上放大鏡了。
醫療上的放大鏡,可不是小屁孩拿著燒螞蟻的哪種。
估計上點年歲的人,或許見過修表匠修表的樣子,醫療上的放大鏡,和修表匠的放大鏡特別的像,不過修表匠的是單筒的,而醫療上則是雙筒。
帶這個玩意,看著很帥,像是科技狂人一樣,其實不是,帶上這個玩意,帥不帥不知道,要是不習慣,轉頭稍微快一點,暈的能讓你吐一地。
而且這玩意特別重,可以這麼說,脖子細一點的女醫生帶著這個玩意做一臺手術後,直接能把脖子變直了,腦袋都抬不起來。
“鑷,持針器!”張凡帶著放大鏡,沒辦法轉頭,這玩意說實話,他也不敢太快的轉頭,他也怕暈啊。
伸手,護士迅速的把器械傳到了張凡的手裡。
“開啟管腔!”張凡對著一助說道,一助是首都兒科燒傷科的女主任。
“好的!”她也帶著放大鏡。
兩人兩雙手,交錯間,開啟了血管的管徑。
建立新的血管,必須要清洗乾淨血管上的血液,縫合後才能讓血液流通,很彆扭的一句話。
但,就是這麼彆扭。
血管的重建中,只要有點殘留的血液,這玩意就如引爆器一樣,就能把血管破損的外皮的某些凝血因子給啟用了。
一旦一個不小心,被啟用後,那就麻煩了,連起來一個血管,結果剛鬆開止血帶,血液過來以後,全給凝在一起,形成大量的血栓。
女主任一手拿鑷子,夾起一血管的外膜,一手拿吸引器,隨時準備吸取積血和沖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