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關鍵是,林烽怎麼會幹這麼腦殘的事情,難不成要在身上掛滿了這種礦石,然後靜等半個時辰,以此來辯駁哪一塊是普通石頭,又有哪一塊是濃縮礦石?
整理完冰原石之後,林烽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濃縮礦卻有些撓頭了。
在不知道真偽的情況下,濃縮礦的數量甚至還要超過冰原石。
但問題是,這裡面還有至少三分之二是假的礦石,剩餘的三分之一才是真正的濃縮礦,那麼他到底該如何辨別?
林烽握住一塊濃縮礦,閉上雙目仔細感應著。
他沒有動用靈石,而是用自己的水之體質,嘗試與這礦石的內部進行溝通。
一炷香後,林烽放棄,繼而又換了另一塊礦石。
這般接連三次後,林烽總算是在一塊礦石中隱約感受到了寒氣的存在。
這一絲寒氣非常淡薄,淡薄到如果不是仔仔細細去探查的話根本無法察覺的到。
雖然這證明他的確可以對濃縮礦進行探測,而探測的效率也比之前用的蠢辦法要高明一些,但這種速度在林烽看來還是太慢了。
要是真的把眼前這一大堆全部探測下來,估摸著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兩三年對於普通修士來說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林烽卻不同,現在的他還沒到百歲,平白耗費掉兩三年的光陰豈不是太虧了?
無奈的搖了搖頭,林烽只能把這濃縮礦石暫且放到一邊,轉而將注意力放在最後的一小堆身上。
說是一小堆,準確的來說……一共才不到五十塊。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這五十塊每一塊都至少有拳頭大小,並且看上去簡直美奐絕倫,林烽敢保證,就算是曾經地球上全球最為耀眼的藍寶石也不及眼眼前這些晶體的千分之一。
這些如同藍寶石一般的晶體,便是這次林烽行動的最大目的,冰源本晶。
冰源本晶,最小的都有嬰兒拳頭般大小,這和其形成的條件也有一定關係,一個地方想要形成冰源本晶,首先要至少存在上百塊的濃縮礦石,並且隨著歲月的積累逐漸形成火山一般的形狀。
漸漸的,火山口中的寒氣於空氣中的溼氣孕育出了寒流,並且寒流也在不斷壯大。
透過寒流的滋養以及濃縮礦石中最精髓的分解,這才逐漸孕育出了冰源本晶。
冰源本晶在成長到嬰兒拳頭大小之前,一旦暴露在外,原本聚集起來的精華就會大量流逝。
在神水空間內的記憶中,有不少例子都是有修士在發現火山形狀的冰原礦後就迫不及待的竄到了裡面取得了這冰源本晶。
可最後無一例外,他們獲得的冰源本晶全都消失了,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便是赤果果的教訓。
林烽眼前的這些冰源本晶或許並不是全部,剩餘的那些都因為礦島崩塌從而消散了,不過林烽對此卻並不心疼,正所謂眼不見為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