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更近了!
林蒼帶領著上萬大軍直往金陵而來,站在城牆之上的李殷遠遠的就看到了林蒼,林蒼亦然。
隔著城門數丈之地,林蒼騎在馬上大喝一聲:“停!”
頓時,正在行進的上萬大軍一下子就停了下來,整齊威武,令行禁止,讓站在城頭上的李殷也不得不讚一聲“真乃精銳也!”
兩人一個騎在馬上,一個站在城牆之上,默默的對視著,良久,林蒼才開口說道:“李殷,想必你已經知道了吧,陛下已經免去你的江南節度使之職了,而改由我接任,怎麼樣?”林蒼是平淡的說道。
李殷聽了,卻是不回答,只哈哈大笑,只是這笑聲之中透出一股蒼涼,良久,方才開口說道:“林兄別來無恙,一別經年,林兄可好?”
“哼,我好得好!但你馬上就不好了,你李殷,就是北地武人的恥辱,是大乾軍隊的敗類,我林蒼征戰一生,羞於你同朝為官,要不是陛下之命,我今生是不會再見你的!”林蒼是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語氣是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讓人聽了是一陣膽顫心驚。
而在林蒼一旁的李同聽了林蒼的話,卻是一陣心驚膽顫,卻是準備下令大軍,準備戒備起來,這林將軍怎麼能赤裸裸的指責這李殷,搞不好會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事呢。
而李殷聽了林蒼的話,卻是並不生氣,反而是爽朗一笑,用透著欣喜的語氣開口說道:“林兄還是這樣嫉惡如仇,卻是難得一輩子的真性情,我李殷一生與你相交也是知足了,今日再見故人,我是欣喜若狂啊!”李殷是笑著對林蒼說道。
李同聽了李殷的話,頓時就放下了懸著的心,這兩人原來是舊識,遂不再有任何的動作,只靜靜的聽著他們接下來的話。
而李殷卻是又笑著說道:“林兄啊!說句心裡話,我到今天這地步,我有些後悔了!但那又怎樣?但做人嘛,有什麼因,就有什麼樣的果,我當初做了那樣的選擇,今天就得承擔這樣的後果!”
“我現在早已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但聽聞林兄從京城來接替我的職位,我就安心了,一切我早已準備妥當。”
李殷見馬上的林蒼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也不管他,遂自顧自的說道:“一轉眼,近十年了,我在這江南做了近十年的江南節度使,珍饈美食,金銀良田,美婢高宅,這些榮華富貴是數不勝數,但我並不覺得多麼興奮,這江南的煙雨終究還是不如北地的酷烈啊!”
“我後悔了,我想家了!”最後一句李殷幾乎是喊出來的,雙目通紅,情緒激動!
而坐在馬上的林蒼聽了李殷的話,心中是感慨萬千,覺得這李殷的話好像交代後事是的。
而李殷呢,平復了一下語氣,又方才開口說道:“林兄啊,與你相交,是我一生最快樂的事,林兄是我一生的朋友!”
“這金陵城的事,終究要有個交代的,我也不會讓你難做,在這個時候,只希望你能原諒我!這算是我最後的請求了!”
說完又仰天長嘯道:“赳赳大乾,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願來生,還做這大乾的武人!”
說完,就抽出自己的隨身佩劍,在眾護衛措不及防之下,架在脖子上一拉,頓時鮮血就從空中落下,灑了一地,一下子李殷龐大的身體就重重砸在城牆之上。只是臉上仍露出一臉笑容,一臉解脫的笑容!
而李殷的眾護衛,屬於他的私兵,見狀,立刻就圍著著李殷屍體跪下來,跪了三跪,紛紛起身,抽出自己的隨時佩劍,紛紛自刎而死!
這是北地自有的一種文化禮儀制度,受春秋戰國時期“主辱臣死”文化的影響,在北地甚為流行。而這些護衛是李殷的私兵,一損即損,平時受了李殷莫大的恩惠,難於為報,故此李殷死的時候,他們也就默默的追隨而去!
而在城下,騎在馬上的林蒼,見到李殷的這一幕,頓時是兩眼泛紅,眼角流出一滴心痛的淚水,心裡卻默默的說了一句:“小殷呀!我原諒你了,一路走好!”
突然的,林蒼騎在馬上,抽出寶劍直指蒼天,用盡全身力氣開口大聲喊道:“赳赳大乾,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頓時,城牆上計程車兵,城下計程車兵也紛紛抽出自己的武器,直指蒼天,也大聲應和道:“赳赳大乾,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這金陵城內外,頓時響起了這首古老的軍歌,這歌聲不動聽,但士兵的應和,氣勢恢宏,整齊有力,透出一股沙場豪邁之情,透出一股決死之意!
這聲音,震天動地,這是一種對李殷曾經勇武的認可,哪怕他只是曾經勇武,但軍人就是如此,功是功,過是功,這是對死去的李殷最後的詮釋,也是對李殷最後的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