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鄭文此時卻是出了御書房,站在殿簷下,望著外面被大雨事掠過的天空。
心裡在想的,卻是這帝陵一案,到底查與不查呢?
查不查,站在鄭文的立場其實都是無所謂的。
一方面,朝中已然有更大的事情發生了,這案子在朝中的影響力已然降至最低,最多也只是些腐儒、宗室等會有意見,但這些顯然已不能傷鄭夕分毫。
另一方面,鄭文天然處於不敗之地,這件事到目前為止,最後無論是誰做的,他都可以順勢打擊這些勢力。
此時,這案子停下來,不查了,那麼這鍋無疑會摔在唐王鄭郊身上,順帶也扯上週王鄭桐,那麼這二人無疑會成為此次這件事中最大的輸家,鄭文也能順勢打擊這二人的勢力。
查吧,又不知道會扯出什麼牛鬼蛇神,鄭文的心裡也沒底。
但想了想朝庭的局勢,鄭文還是決定查到底。
為什麼呢?
一方面是因為馬元一案後續扯出了太多的人,太多的事,這案子影響力太大了,朝中的阻力必然也會很大,鄭文希望查帝陵一案幫其分散些注意力。
另一方面,帝陵一案,現在已經三位親王親自下場了,這案子一查,必然會分散他們大部分精力,也省得他們在朝中給鄭文搗亂。
對比查與不查,鄭文所受益的大小,顯然查更符合鄭文的利益。
而且還要大張其鼓的查,至於些許名聲受損,鄭文完全不在乎。
而跪在雨中的郭成,則被送回了郭府,鄭文到底還是沒有見他。
……
在御書房中,鄭文對黃安說:“大伴,擬詔:鑑於帝陵一案情況更加複雜,朕身為先帝之子,一定要給先帝一個交代。著宰相劉健為正使,宗正卿宋王鄭昭、燕王鄭莊、京營節度使秦飛為副使,著六部及督察院各派一人為副手為旁觀,朕一定要查出一個結果來。”
黃安聽了,心中卻是不明白,陛下為什麼要把這麼一件還算隱密的事鬧得人盡皆知,但他卻不敢問,手上的動作卻不慢,飛快的就擬好了詔書。
鄭文看了看,說道:“發下去吧!”
當天朝野盡知,謠言也滿天飛。
……
刑部。
周闊聽了這封詔書,遂開口對郭懷說:“陛下這是在幫我們分擔壓力,我們要抓緊時間了!”
郭懷聽了,點了點頭,開口說道:“陛下這是用心良苦啊!我們辜負了陛下的信任!”
二人遂更加努力的工作。
進駐戶部的左都御史在聽了這封詔書之後,也是更加努力的徹查整個戶部,因為這封詔書一下,他就成了戶部最大的官了,官面上再無掣肘,他能更好的理順戶部,他心裡只剩下滿滿的感動,陛下是用心良苦啊!
……
而宰相劉健聽了,沉思了一下,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