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聽了,臉上陰晴不定,遂又開口道:“先生,孤想要的不是富貴一生,孤想要的是能夠為我大乾進一份力,請先生教孤!”鄭莊說完,站起來對著孫曉深深一拜。
孫曉聽了,一動不動,也不管鄭莊,才狐疑著開口道:“王爺心中是真的放下了那個位置?”
鄭莊聽了,心裡是哭笑不得,才又開口道:“孤是真放下了!”
於是,鄭莊指天起誓:“孤今生再不對皇位起想法,否則天打雷劈,不得好生!”
孫曉聽了,才舒了一口氣,其實他也知道,就皇室子弟而言,發誓如喝水,他也只為了求一個心安,好心安理得的報答這位王爺的如遇之恩。
遂開口道:“王爺不必如此,您想要出來做事,其實也不難,只要您能打消新皇心中的疑慮,並取信於他,您就是不跟他說他也會讓您出來做事的!”
“哦,這怎麼說?”鄭莊一臉好奇的問道。
孫曉頓了一下,才笑著開口道:“根據我這些天的觀察、揣度,我們這位新皇他對是個雄才大略的人物,而且他心中有大想法、大目標,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大目標,以後一定會對大乾進行改革,而且改革是多方面的,那麼朝庭今後就將進入繁忙期,他就是有太大的精力也難於顧及多方面的事情,那麼他必然會將許多事都下放到下面的人手中,那麼下放到誰的手中呢,當然是他信任的人手中,那麼誰是他信任的人呢?”
“是朝庭諸臣,是,但也不全是,他必然會把一部分事情放到皇帝子弟的手中,這是為了利益平衡,也是為了權利平衡,不能讓天下人認為他厚此薄彼。”
“而王爺您作為先帝的長子,受封燕王,就是皇室最好的代表,而您只要取得新皇的信任,那麼這些事情板上釘釘會落在您手裡,您不就能出來做事了嗎?”
鄭莊聽了,想了好大一會兒,認同的點了點頭,才開口道:“先生所言甚是,只是孤要如何才能取得他的信任呢?”
孫曉笑了笑,才開口道:“王爺啊,您想要取得新皇的信任,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幸您要為先帝守孝三年,慢慢來就可以了。”
“首先,王爺您應該現在就寫奏摺,上奏周王爺這幾天串聯別人起來反對新皇的事,並在奏摺中狠狠的痛批周王。”孫曉停頓了一下又開口道。
鄭莊聽了,卻是有些不解,遂開口道:“不妥吧,這事新皇早知道了!”
孫曉聽了,頓時有些無奈,這位王爺的政治敏銳性還是不夠高,遂又開口道:“王爺說得不錯,新皇肯定知道了,您上這樣的奏摺給新皇,就只為了表明一個態度,就是表明在這場皇位爭奪中,您已經認輸了,投誠了,痛批周王爺則表明您會站在陛下一邊,不會跟周王爺同流合汙,讓他放心。這無關奏摺的內容。”
鄭莊聽了,也反應過來了,畢竟是皇室子弟,遂又開囗道:“先生你說,新皇會信我說的嗎?”
“王爺,我也拿不準,但是我覺得,陛下會信。”孫曉開口回答道。
“為什麼?”
“因為陛下是個雄才偉略的人,必定也是個心胸寬廣的人,他的所思所想不是我所能揣度的。”
“但是我認為,他能登上皇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恰恰是王爺的幫助,雖然這不是王爺主動的,但幫了就是幫了,這是客觀存在的,誰也抹不掉,所以陛下需要酬謝王爺。”
“把王爺封王,也是酬謝的一部分,但這遠遠不夠,因為王爺根據大乾制度遲早都要封王的,而陛下需要酬謝王爺,來讓朝中當天支援您為皇的人打消疑慮,讓他們明白,他們不用擔心被陛下秋後算賬,所以我覺得陛下會信,因為這是形勢需要。”
“而這也恰恰是王爺能取信陛下的契機,也是王爺能夠出來做事的關鍵,王爺切莫大意。”
鄭莊聽了,心中還是非常興奮的,遂高興的說道:“先生不愧是我的謀主,我這就去寫奏摺,先生也幫我潤色潤色。”
當天,燕王的一份奏摺就發往了大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