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越來越濃了,而此時的蒙古大營,忽必烈坐在上首,愁眉不展,他面前鮮香的牛肉,他一點也沒動,他的心中思考著到底要不要繼續攻打山海關,攻與退他都得反覆思考,選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才是最合適的!
攻吧,又不一定攻得下,徒惹傷亡,就算攻下了,乾人早已反應過來了,自己是不敢長驅直入的,頂多也就肆掠一下山海關周邊地區,所收穫的遠遠不及這次的損失,就算最好的收穫也只能迫使乾人與自己互市。
但退吧,又不甘心,這次損失太大了,得不償失,又沒有任何收穫,跟隨自己的頭人怕是會滿腹怨言,雖不動搖自己在蒙古的統治,但還是會有所影響,畢竟自己在蒙古還是有不少實力強大的政敵的。
但到底要怎麼辦呢?
忽必烈決定聽聽自己手下人的意見,再做決定。
遂開口道:“看來本汗還是低估了坐在燕京城中,剛登上皇位的跛腳小皇帝,沒想到他那麼快就反應過來了,你們今天也看到了,乾人的先遣援軍今年也到了,本汗估計三天之後乾人大軍就到了,你們說說本汗該怎麼做?”
話音剛落,坐在忽必烈左下首的一文官模樣的人就站起來說:“大汗,我覺得我們應該退兵,一是我們的損失太大了,二是乾人已經反應過來了,我們的突襲已然變成了強攻,就算攻下了山海關,獲得的些許收穫也難於彌補損失,我們要學會止損,我認為我們應該撤軍。”
“放屁,”一個武將模樣的人站起來說:“大汗,我們是損失大,但乾人損失也大,況且,經過這麼多天的血戰,我們與乾人已經是血海深仇,撤兵的話,我擔心軍心士氣會受到影響,況且我們還沒有獲得足夠的收穫,怕是各部首領會有怨言。”
“軍心士氣受影響怎麼了?有怨言怎麼了?以大汗在蒙古的如日中天,些許雜聲還是能夠壓得下去的,但是再繼續進攻山海關的話,我們的損失是大了去了,現在已經有近十萬蒙古士兵倒在了山海關之下,再這樣下去,我們怕是要再損失十萬人才能下攻下山海關,就算攻下了山海關,也無力獲得更多的收穫,只能帶著十餘萬人返回蒙古,搞不好大汗在蒙古的統治都會不穩。”那文官反駁道。
“你,你……”那武將被反駁得啞口無言。
忽必烈聽了,也是一陣頭大,猶豫不決,兩人說得都是實情,但兩害相較取其輕,忽必烈心中已是偏向了撤軍,但卻是不好開口。
忽然,又一人站起來說道:“大汗,依我看,不如暫時駐兵山海關,再派遣使者與乾人議和,我們付出些許利益,再與乾人商議擴大開市規模,這樣我們既能結束與乾人的戰爭,又能讓大汗在蒙古內部有所交代,這其不兩全其美?”
忽必烈聽了,眼睛一亮,一打量,原來是博赤啊,平時在自己帳下都很低調,自己險些都忽略了此人,沒想到這次卻大放異彩!
遂開口問道:“博赤,你能肯定乾人會同意嗎?”
博赤卻笑著說道:“大汗,十成十我不敢肯定,但七八成的把握臣還是有的。”
忽必烈聽了,點了點頭,示意他說下去。
“大汗,乾庭新帝剛登基,皇位都還沒坐穩,此時的他正忙著培養勢力、鞏固地位的時候,這正是他需要威望的時候,我們把威望與利益送給他,他又何樂而不為呢?”博赤接著說道。
忽必烈聽了,卻是懂了,這是犧牲自己的部分名聲來幫乾國小皇帝鑄就威望,來換取利益。
忽必烈聽了並不生氣,對他這種勢力已穩固的大汗來說,名聲對他來說已經不是那麼重要,只要能夠換來利益,些許的名聲損失他並不介意。
忽必烈正在努力的考慮這麼做到底行不行,經過思考,發現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
一方面能緩和與乾國的衝突,方便蒙古大軍向西徵,另一方面也能安撫蒙古內部的各勢力,這樣蒙古人也能獲得利益,至於這次跟著自己攻打山海關受損的部落,只要自己把自己的部分草場分給他們,他們就滿意,至於自己的部下,再重重賞賜,想必他們也不會有怨言。
接著,忽必烈就對博赤說:“博赤,你很不錯,本汗任命你為我的全權特使,入關面見乾國的新皇,議和之事你可全權做主,事成之後本汗會重重賞賜於你的!”
博赤一聽,滿面通紅,急忙拜下,口說:“多謝大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