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的最後,讓我們一起唱一首古老的軍歌,作為出征的誓言!”
“赳赳大乾,共赴國難。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
“出征!”鄭文拔劍直指蒼天。
城下計程車兵一起高唱:
“赳赳大乾,共赴國難。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
乾軍在這歌聲,一列一列的踏出廣場,走向了出征的道路,走出了燕京城,走向了山海關,走向了死亡!
鄭文站在宮牆上,靜靜的看著,看著黑色的佇列一列一列消失在他的眼中,只剩下太陽照在黑色鐵甲上發出的幽光。
這時,這聽見燕京城發出一片巨大的聲嘯聲:
“赳赳大乾,共赴國難。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
這是燕京城的父老的和歌聲,這聲音震動雲霄,震動天地!這是家鄉的父老鄉親為出征的子弟兵送行呢!
鄭文聽到了,心中卻有“民心可用”的想法。
鄭文望著漸漸遠去的軍隊,望著軍隊遠去的方向,一陣出神。
經過今天的事後,鄭文差不多掌握了大乾的軍心!
古語有云,推食食之,解衣衣之!
而鄭文今天做的事情就是如此,給他們尊重,拉近與他們的距離,承諾給他們賞賜,告訴他們跟著自己混的前途,當這些一一兌現之後,他們就成了自己的堅實基礎,自己就能指哪打哪。
而接下來自己出任樞密使調集河北駐軍,彙集到燕京城,自己一定要多和這些軍隊接觸,噓寒問暖,這樣自己才能牢牢的抓住軍權。
至於政權,鄭文是暫時沒有辦法了,畢竟從一個一窮二白的皇子,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能牢牢抓住京城的兵權,調動北地駐軍,鄭文自認,這個皇帝做到這地步已是合格了。
……
而此時,朝庭的使者帶著鄭文的詔書正奔赴大乾各地,大河上下,整個大乾沸騰了!
蒙古人進攻山海關的訊息早已傳遍了整個京城,京城及周邊的官府開始組織民夫,大乾燕京城及周邊的物資倉庫一個個被開啟,糧食、箭矢、火油等物資開始裝車,向山海關方向移動。
……
而鄭文今天在宮城上對士兵的講話,隨著這些去往山海關的援軍,不斷的在士兵中傳揚,而後擴散到整個邊軍,再擴散到整個北地駐軍,從而擴散到整個北方,又隨著北方的商賈擴散到南方,一年之後,整個大乾都知道了,由此民間興起了一股強烈的向武之心,由此讓所有大乾人重新認識到這位跛腳皇帝的雄心壯志!
由此而來是,才一年多,鄭文徹底了大乾的兵權!
再後來,鄭文進行數次改革,民間牴觸都非常小,鄭文的改革總體上進行得非常順利!
因為大乾太需要一位銳意進取、雄才大略之君,大乾立國三百年,除了太祖皇帝是一位尚武皇帝之外,其他人都算不上什麼雄才大略之君,可惜死得太早了,縱觀三百餘年的大乾歷史,總體戰略是保守的,是固步自封的,雖然國力大大強於周邊小國及勢力,但是沒有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濱,莫非王臣”的地步!
整體上,大乾人是不滿意的,不管是民間的小民、世家、勳貴,還是地方官、朝堂大員,都渴望能夠出一個雄才大略之君,帶領他們吊打全世界,恢復漢唐時的榮光,畢竟他們是漢唐的後裔,他們希望能夠做到甚至超過漢唐的功績,希望有一天域外之民稱他們為“乾人”!
當然,此時的鄭文並不知道,而是他做了很久的皇帝之後,才領悟過來的,才明白大乾人心中那股執拗!
才明白大乾人的那股傻,但正是股傻,有了鄭文的引導,乾人才創造出了領先世界的工藝技術,乾人才能佔據了大半個世界,乾人才能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龐大、最偉大的世界性大帝國大乾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