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大臣一聽,更覺得王昊賢明,不是任何君王,在這樣的時候,都能夠心繫百姓,王昊能夠想到這點,實屬難得了。
楊暉等大臣,相視一眼,神色中露出一絲欣慰。
楊暉心中想到了王晴陽臨走前對他的託付,他心道:“陛下,你可能多慮了,殿下可能比你還適合當這皇帝啊。”
百官雖然在金錢上損失很大,但是也沒有太多的埋怨,像是他們這樣所有官員共同請求削減俸祿的,不但是中域,乃至於整片大陸,都是頭一遭,傳到外面,傳到後世,都是佳話。
多數人其實也知道國庫中的情況,王昊的所作所為,其實也是值得理解的。相對來說,如果王昊強硬的要削減他們的俸祿,他們恐怕還會抗拒一番,但用這樣的手段,卻讓他們無法拒絕。
這從側面說明,王昊很有頭腦,懂得變通。
百官對這新帝,非但沒有任何的不滿,反而看他更為順眼。
而那些作為使臣的各國皇子或皇親貴胄們,卻覺得今天有些不對勁了,見到百官們的反應,他們感覺很不解。
他們本就期待著今天漢朝群臣對王昊發難的,畢竟昨天作為大漢皇朝帝君的王昊,居然召那麼多青樓頭牌進宮,這是多麼駭人聽聞的一件事,這在中越乃至於整個大陸都是第一人。
他是開了先河的人,傳出去大漢還有什麼臉面?
如此荒唐之舉,百官應該對他十分失望才是。
他們原本還想,到現在還沒有爆發,估計也只是顧忌大漢顏面,畢竟,還有他們這些外人在呢,他們都懂。
而現在,群臣還沒有發難,王昊居然還去削減他們的俸祿,這簡直就是作死啊,他們心中震驚的同時,也準備著看他的笑話。
這一下,這些漢朝的臣子們該坐不住了吧?
然而,百官的反應,卻讓他們震驚。
百官非但沒有趁此機會發難,居然就這麼心甘情願的被削減俸祿啊,這特麼怎麼可能?不科學啊。
鄭國的那位年輕人,見到這一幕後眉頭皺得很緊。
在鄭松被廢之後,在鄭國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下,他作為表親,已經被鄭皇欽點為下一位繼承人,只是還對外宣佈而已。
鄭國要對漢朝發起戰爭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他此次,就是帶著許多目的而來的,還不知道之前傳聞中王晴陽帶走了全部精銳之事真假,卻見到了大漢君臣同心的局面,這種情況下,如果鄭國如果對大漢發起進攻,能有多少勝算?
他心中沒底,也多了些焦躁。
這些皇子們雖然狂妄,甚至未將王昊這大漢天子放在眼裡,但並不代表他們都沒有腦子。這一幕,釋放的訊息,可不簡單。
大漢君臣一心,這樣的漢朝太難對付了。
因此,他們之前還想著為難一下王昊的想法,不禁淡了很多。
王昊淡淡的看了一眼那群二世祖,微微撇嘴。
他對這些人的想法,心知肚明,心道,對不起,老子讓你們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