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夜的江玉燕去顯得是如沐春風,久旱得潤雨。
被滋養得面板白嫩,粉紅嬌豔,與那個被冷落的蕭貴妃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不過三天來,由於趙政無時無刻不纏繞在江玉燕的身邊,使得江庸安排的一些宵小之輩根本無從對趙政下手。
同時這些人也得到了訊息,全部撤除宮外。
幾天來,趙政根本就不上朝,整日的沉醉於江貴妃的溫柔鄉之中,這也讓朝野上下都頗有微詞。
不過更多是對於這個把持朝政,又讓自己女兒禍害君王的江庸不滿。
畢竟君王的昏庸主要是因為身邊的奸逆之臣和禍國殃民之女,跟君王本身並無太大關係。
這其實也是在說明君王只不過是個擺設,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任何的實力來擺脫這所有的一切。
而朝堂之上,能夠與江庸抗衡的四大家族就有兩個家族站在皇黨一邊,算是保皇一派。
剩餘兩大家族各自把持著南疆和東海沿岸等膏腴之地,算是各自為政。
四大家族之中,有東洲府謝氏為首也是保皇一派。
若不是謝家在朝堂上支援,趙政可能早就被江庸給廢除掉了。
不過,此時的謝氏朝堂之上,人丁單薄,六部衙門,只有一部尚書,兩部侍郎。
其餘幾大家族也只是佔有兩個尚書,五名侍郎。
其餘的職位全部都被江庸的江家,楊太后的楊家和蕭家所佔據。
整個晉朝的朝堂幾乎是這幾大家族所把控。
而江庸更是權傾朝野,根本不把給大家族放在眼裡。
而今日的早朝,趙政卻一改往常出席了朝會,坐在大殿之上,俯瞰著群臣。
此時,趙政的心中感慨萬千。
“這些人若不是一心想要弄死我,該有多好啊,看他們一個個的樣子,雖然表面上十分恭敬,可在骨子裡肯定看不起我這個昏庸的皇帝。”
趙政臉色平和,心中忍不住地暗探道。
看到今日出席早朝的趙政,江庸不由得皺起眉頭。
但隨之又一臉平和之色,看上去並無異樣。
劉瑾看著眾群臣不緊不慢地說道:“陛下有旨,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實話一出,大殿之中的眾臣面面相覷。
而此時一名五十多歲的瘦弱高官從文官陣列之中站出來。
“陛下,臣有本要奏。”
兵部尚書王安源,神色凝重地說道。
聽到此話,趙政立刻想到此人就是四大家族之一王家的人。
“王愛卿,有何事上奏,快快講來。”
趙政臉色嚴肅地說道。
“昨日晚間,臣收到了明水要塞的來信,說守將蕭破奴命手下副將五千餘人,沒有任何詔令的情況下,向王都而來。”
王安源神情凝重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