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四年(公元910年)。
世事難討無名利,向來三月已深秋。
落馬鎮,深處北地涼州,說是鎮,其實不過是個大點的村子罷了,三四十戶人家,倒不同於外界那紛亂之地,平靜得很。
臨近晌午,長街上少有人行走,但卻有陣陣吵鬧聲從小鎮東邊的一片空地上傳來,甚是熱鬧。
“小黑,你這打法不對呀,你應該……”
一個約摸十歲的白淨少年皺著眉頭,邁步走到比他小了一頭的黢黑小子身前,擺弄著後者擺起的出拳架勢。
鼓搗了幾下,少年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退後幾步,搖頭晃腦地拽起了文詞。
“俠者有言,一力而降十會,拳者,猛勁也,當謹記:一不用氣,用氣則滯!二不用力,有力則斷!三不用法,用法則盡……”
少年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聽得四周十幾個年紀相仿的小子們雲裡霧裡地直撓頭,可看向少年的眼神中卻充滿了敬意。
這宋小教頭當真有兩把刷子!
少年名叫宋元,早些年還是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小叫花子,可自打三年前小鎮上來了個古怪的老頭收養了他後,反倒搖身一變,成了難得的武師。
特別是去年,宋元更是亮了一手劍招,逼得鎮上唯一自稱習武之人的張老二跪地求饒,這可讓他在小鎮上出盡了風頭,一眾丫頭小子成天追在屁股後面,想讓他傳個一招半式。
起先宋元還故作矜持,但沒過幾日就放出風去,稱只需五個銅板就可以跟著他習武,引得不少毛頭小子大為意動,紛紛勸說起了家裡人,最後在全鎮老少同宋元講了整整一日的價後,終是讓宋元將這酬金改成了三個銅板。
自那以後,鎮上的丫頭小子們就天天聚在一堆兒跟宋元習起了武,起先大人們還不放心,擔心跟著這小花子學不了好,可沒過多久,自家孩子回到家嘴裡便之乎者也地念叨起了一堆聽不懂的文詞,大人們這才放下心來,對宋元倒還高看了幾分。
不過這宋元到底兒有沒有真功夫,卻是無人知曉了!
眼下,聽著宋元嘚吧嘚說了一大堆,小黑只覺得腦袋又發脹了起來,急忙賠著笑臉打斷了宋元的話。
“宋教頭,你能不能給俺們說的簡單一點啊,實在是有些聽不懂,這都練了三個多月了,怎麼還是讓我們擺架勢呀,啥時候才能教教俺們怎麼打拳?”
旁的幾個小子一聽這話急忙深以為意地點起了頭。
“那好吧!”
宋元頓了一下,這才像是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下來,透著稚氣的臉上擺出一副老成的模樣。
“看在你們這麼好學的份上,那後半晌就開始教你們出拳,時辰不早了,都各回各家吃飯吧!”
“太好了!”
一眾小子當即雀躍起來,哪兒還能吃的下去飯啊,忙異口同聲道;“宋教頭,我們不餓,我們現在就想學,你快教教我們吧!”
宋元卻是黑起了臉,沒好氣地吼了句,“你們不餓我還餓呢,都回家去,答應你們的我還能耍賴不成,後半晌學!”
撂下一句話,宋元便背過手頭也不回地朝街上走了去,留下一群失落的小子面面相覷,臨了也只好無奈地各回各家了。
走在路上,宋元鬆了口氣,卸下了先前擺出來的高人架子,似乎有些憤懣,嘴裡嘟囔著。
“一群不長腦子的傢伙,我倒是想教你們,我不也還得現學嘛,真也是!”
這時,一陣細碎的馬蹄聲突然從遠處傳來,很輕微,但還是被宋元察覺到了。
腳下一滯,宋元詫異地回過頭,望著通往小鎮唯一的那條路。
視線中,七八騎朝此處疾馳而來。
宋元皺了皺眉,面帶疑惑,這落馬鎮地處偏遠,素來少有人到此,今兒這是出什麼事兒了,怎麼來了這麼多生人。
宋元出神這檔口,那一夥人漸漸近了。
隨著一聲“籲”,七八騎停在了宋元身前。